“瀍河区委第十四轮巡察开展以来,我们深入社区的街道和庭院,走访群众,时刻牢记‘巡察就是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有难事,我们一定尽力帮助解决。”这是巡察一组的同志说起他们最近的处理三起立行立改问题时,发现这三个问题都与一个词有关—拆迁,下面就是他们的巡察小故事……
化粪池和路灯的故事---8月4日,气温35度。巡察一组走访到了五六小区,恰巧遇到了几位老年人。“阿姨,您好!我们是区委巡察组的工作人员,今天过来和大家聊聊天,了解些情况。”崔组长刚刚说明来意,有位阿姨迫不及待地拉住他的手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大家这几天正好遇到了烦心事,赶快来看看吧!”崔组长跟随阿姨来到了9号楼前,边走边叮嘱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原来是楼前的化粪池堵塞了,正往外冒着污水,高温下散发着阵阵臭味。
“还有路灯和楼道的灯这几天也不亮了,13号楼和35号楼的灯也不亮。”
“您和其他叔叔阿姨向社区反映了吗?”
“反映了,社区说物业正在处理,可是没有见人啊!”
“您放心,化粪池和路灯的事儿,我们一定尽快解决。

”随后,一组的同志立刻来到了五一社区,询问化粪池和路灯的情况。 “这三栋楼即将拆迁,本来认为什么问题只要一拆就全解决了,没有太重视。”社区负责人解释说。
一组的同志当场对五一社区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对其官僚主义的作风提出了批评。
8月10日、15日、19日,一组的同志对整改结果进行了跟踪回访,化粪池已挖开彻底清理并已恢复路面,三栋楼的路灯也亮起来了,一单元的大叔见到巡察组后不住地夸赞,“谢谢巡察组!我们又可以在院里开心的活动了。”

一堆垃圾的故事—8月5日下午,龙泉东沟和瀍涧大道交叉口南侧的楼前,巡察一组的同志和正在摆地摊儿的小哥聊起了家常。
“您好!请问您是每天在这里吗?”“是的,你们是哪里的?”“我们是区委巡察组,这些垃圾在这里堆放了多长时间了?”
“最少有两星期了,赶快叫人拉走吧,这路口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卫生太差了!”
“好的,我们立刻联系人处理。”经联系社区,了解到此处是迪博隆居的拆迁楼,居民未全部搬离,南面毗邻施工工地,社区认为应该由施工方清理,结果社区和施工方都未清理,造成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积存。巡察组立即书面通知龙泉社区立行立改。两天后,楼前的垃圾不见了,摆地摊儿的小哥笑了。
鑫鑫花园北门的故事—位于铁路医院西侧的常平西街是一条窄胡同,鑫鑫花园小区正位于此胡同的中间。这个小区有南北两个大门,南门对着常平西街,北门紧邻状元红路。疫情期间,由于防控需要,北门暂时封闭,只留下南门通行。

目前,洛阳市成为低风险地区已经几个月了,小区的车辆多了起来,只有一个大门经常拥堵,群众向物业反映把北门打开,但是物业一直没有答复;向社区反映,社区回复说,马上状元红路要拆迁了,先这样吧。
8月19日,巡察一组来到了这里协调北门的事情,物业的崔经理、社区了刘书记也都参加。经过一个小时的协商,物业的崔经理答应近期将北门恢复原状。在场的群众听到后纷纷鼓掌。
群众利益无小事,即将拆迁不等于不用整改。巡察工作仍然没有结束,巡察一组的故事也还会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