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周建民,男,1932年出生于山东莱西。1949年参军,时年16岁。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4军。参加由北向南推进解放西南四省战役,解放广州,新塘、茂名后,为解放海南岛做准备。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退役。采访对象:周建民身体状况:因脑部受伤,记忆模糊采访地点:白山市浑江区金河花园采访人:周振财 撰稿人:周振财采访时间: 年 月 日南下奔赴解放全中国各主战场周建民,祖籍山东莱西,1932年出生。1949年,年仅16岁的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4军,同年随大部队由北向南推进的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役。参军后,周建民所在第四野战军是一支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1949年在解放西南四省的战役中,配合主力军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同第一野战军由湖南常德,湖北宜昌西进,解放重庆。进军川黔作战中,刘伯承,邓小平在北路以第三兵团为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为左、右集团会歼敌部于彭水以东地区。1949年4月,当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时候,国民党残存尚喘的部队随国民党政府逃到广州,企图负隅顽抗。驻守广东的国民党3个兵团约15万人,统由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余汉谋指挥,“巩固粤北,确保广州”。1949年9月7日,叶剑英主持作战分析敌情会议,和陈赓制订广东战役作战方案:周建民所在第四野战军的三个军沿粤汉路两侧南下,占领韶关,直取广州!9月22日,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分路飞越粤北天险五岭山脉,突破敌人吹嘘的“粤湘赣防线”。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万众欢呼的时刻,在叶剑英、方方领导下,各路军进攻广东,解放广东的战役打响了。10月2日,以周建民所在第四野战军三个军为主力的人民解放军将广州的东、北、西三面包围。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逃到台湾,代总统李宗仁飞往重庆,余汉谋残部则沿西江逃窜!10月7日,解放军攻占粤北重镇韵关;10月9日攻占翁源、新丰;10月13日占领从化、花县;10月14日,追击炸毁海珠桥弃城溃逃的驻广州国民党军队。1949年10月14日,中国南疆的门户、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名城广州,迎来了解放。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周建民所在的第四野战军第131师在广东省境内向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其中俘敌4万多,击毙1万多,起义投诚7千余人,改编3千多人,为进入广西歼灭白崇禧集团创造了条件。历时34天,广东大部分地区获得了解放,为后来解放广西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周建民所在部队,对广东省的国民党军和余匪进行追歼。广东国民党军残余部队组成"粤南忠义救国军",千余人盘踞于茂名与化县,阳春县和信县交界地带。1950年5月中旬,周建民同志所在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131师第391团奉命前往围剿。下旬,第391团首战出击茂名,化县边宁县山区"忠义救国军”第19团。第391团疾行4天猛奔袭匪9次,歼匪敌19团团长毛永正百余人。1950年6月5日,第四野战军第131师第391团集中主为进剿茂名,阳春信宜边木桐圩一带,歼灭“忠义救国军"一部分后,入驻此地待围剿。在群众配合下,加上强大政治宣传,在信宜县大队积极配合下,对茂名,信宜边木桐圩一带的"忠义救国军"第18团展开猛烈围剿。半月内,将“忠义救国军“600余人全部歼灭!至此,第四野战军131师第391团共歼灭"粤南忠义救国军”1300余人。周建民同志在茂名剿匪中英勇善战,立功三次,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2年,周建民同志在部队休养期间,部队培训中努力学习,成绩突出;受团部通报表彰两次。美帝发动朝鲜战争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雄纠纠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运动战为主,结合现况运用阵地战、游击战的方针,采用夜间作战和间隙连续作战,攻防频换方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进攻战役。11月23日初战告捷,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当时派出兵力有17个军,52个师,9个炮兵师,1个坦克师,4个铁道兵师,5个后勤分部,95万人。周建民同志响应毛主席号令,他写请战书积极要求参加抗美战争,后随部队悄无声息的跨过鸭绿江奔向朝鲜战场。渡江前为了保密,我志愿军所穿服装几乎和朝鲜人民军服装一样。朝鲜战场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凭借飞机大炮的优势,到处狂轰滥炸,朝鲜境内到处都充满着战火和硝烟。分不清前方和后方,所到之处无一安全。前方阵地吃炮弹,后方运输员挨炸弹。做为通信兵的周建民,来回穿梭传递情报时,听到战士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还活着呢!确实如此,周建民白天行走也要穿戴防空伪装,敌机一来就要躲起来,或趴在地上。夜行时,防着敌人打出的照明弹,发现敌机扫射时,迅速躲到林中或掩体里。有时,美国佬像疯狗一样,时常出动200多架各式战斗机,连轰带炸!周建民所在团调来高射炮营几门三七高射炮,有时趁着天刚放亮时,寻机将零散来的敌机逮个正着,齐发炮弹击中了敌机,散了架的敌机向天女散花一样飘落下来。剩下的敌机见事不妙,逃离而去。后来,周建民同志在第6航空纵队从事文书工作时,听到最鼓舞军心势气的就是;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3大队飞行大队长张积慧在10多次空战中,击落击伤敌机5架的英雄事迹。1952年2月10日,在反击美军凭借空中优势,对朝鲜北方的交通要道进行封锁的"绞杀战"中,张大队和战友们一道并战作战;他一举击落美国空军英雄、少校中队长、号称"空中一霸“的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军"王海大队"。王海率领的大队,与号称一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多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王海本人击落敌机四架、击伤五架。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三师、空四师,和另外两个团,一共才有两百架飞机!飞行员飞行时间大部分都不足一千小时,甚至有的只有几百小时!无私无畏的飞行员们,硬是击落美机三百三十架,击伤九十五架!其中就有周建民同志在入朝作战传递情报时遇到过的,志愿军战士戏称的"油挑子"F-84战斗轰炸机。飞行大队还有一个叫孙生禄的飞行员,在1952年12月2日那一仗,他的飞机被打了十二个洞,孙生禄硬是驾着飞机飞到大虎山!在12月3号下午又打了一仗,孙生禄被十架美敌机包围,终因寡不敌众,飞机起火了,他驾驶着火的飞机冲向敌机。周建民同志,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干过通迅兵,做过营部文书,后期到第6航空纵队从事文书工作,也是在战场中重生一回!不管做什么工作,周建民同志总是任劳任怨,努力工作,由于过度疲劳,有时站着都能睡着!周建民和志愿军战友们怀着保家卫国,无尚光荣;虽死犹荣的信念,爬冰卧雪,忍饥挨饿奋战在朝鲜战场上。周建民深深地记着,1952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战役。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上甘岭战役中,美国调集6万多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未闻,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将阵地山头被削矮了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一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持续鏖战43天,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战役第二阶段坑道作战时,最艰难!激烈的炮火使得整个上甘岭被硝烟所笼罩,相隔百米都无法看到信号枪的光亮,最后不得不使用迫击炮发射信息。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在以黄继光为代表的忠勇壮士用生命和血肉谱写的辉煌。没有步话机,所以无法与后方联系,后方也因此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阵地伤员,没有酒精绷带时,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全靠坚强的意志和自身的体质支撑着;为了不影响战友的情绪,都自觉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做为通迅员的周建民在阵地里来回传递战时情报,行走在枪林弹雨中,强烈的冲击波让牙齿磕破了舌头,嘴唇,脑部震伤昏死过去,这种情况记不清多少回了。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高地,醒后爬起继续传递,目睹了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情况,在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质也因此损失,饮水更难运送,用萝卜解决饥渴。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志愿军与敌军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达二十九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二十五次,营以下冲锋六百五十三次,我志愿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在以黄继光为代表的忠勇壮士用生命和血肉谱写的辉煌,也永铸十五军和志愿军的史册。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彻底消除了朝方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持阵地的忧虑。1952年,岀师援朝作战四野战军有38军、39军、40军、42军、46军、47军、50军、54军。1952年10月,由于第44军和第45军合并组建第54军。周建民同志于1952年11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54军134师400团3营任营部文书。在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上甘岭战役中,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金化攻势"。在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粉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队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企图而进行春季反登陆作战准备。美帝联军被迫放弃军事冒险计划,于1953年4月26日同朝中方面恢复中断的停战谈判。为了促进停战实现,同年夏季反击战役。从5月中旬开始三次不同规模的进攻。迫使联军作出妥协。于同年7月中旬发起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次进攻作战,有效促进了停战的实现。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5年,周建民随志愿军回国休养,因母亲病重退役返乡,完成了军人使命,感恩行孝。 (三)不求索取的革命胸怀1955年因其母亲病重,思念唯一的儿子,从朝鲜回国后,周建民就退役回家务农照顾母亲。病愈后的母亲再三要求,周建民带她来东北寻找父亲的妹妹,就此扎根长白山脚下的八道江。周建民的军功章在搬迁中遗失。随后工作在浑江,也并没炫耀自己的功劳,默默地工作。年轻时,勤劳上进的周建民工作努力,几乎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劳模!后因工作摔伤,只能从事轻体力的活,直至退休。从来没有向国家和单位索求过任何待遇,怀揣革命胸襟。周建民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经历过的大小战斗也难以计数,并多次立功。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上多次震伤脑部,常常有隐痛,导致记忆力减退。目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日常起居需专人照料。周建民同志很少向别人讲述他过往的经历,更是不愿意向人们讲述过他的战斗故事。这大概是经历生死考验的军人,看淡名利,默默生活的原因吧!只是时常告诫孩子们不要给国家和政府添麻烦,努力工作,做个有用的人!2011年,周建民同志得了小脑萎缩病,每看到朝鲜战争片子时,清晰地念道38军,44军!听周建民孩子们说,老人家爱看战争片,如:《毛岸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亮剑》等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片。时常看着看着就触景生情,都会触发他断片的记忆!有时看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老泪纵横,竟能清唱出来!五指并拢庄重的靠在帽沿上敬礼!失忆的岁月让周建民还原成了孩子!愿他在家人陪伴与呵护下,快乐的,幸福地安享晚年。 戍马一生驰疆场,杀敌卫国显忠肠,一颗红心跟着党,赫赫战功美名扬。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子孙后代也绝不会忘记你——周建民。一位为解放全中国和维护世界和平,奉献青春的老兵!
作者简介:周振财,吉林白山人,网名:周财子,70后自由择业人,爱好摄影(手机随拍为主)在多家摄影平台发表百余幅作品!爱户外游,喜欢游泳;闲时写点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