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成长
以前,我一直信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只要“学高”“身正”,就是好老师。我也一直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合格老师的标准。现在看来,一切都不尽然。
最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为教师说的几句话:“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标准,也为老师们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
由此我认识到,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自身先要学会成长。
今天的社会,思想多元,信息爆炸;今天的学生,不再单纯,不再“听话”;今天的老师,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潮流啦。要做好引路人,就必须学会成长自己。
那怎样成长呢?我认为,起码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勤学习,更新自己教育理念。这是教师成长的领航之灯。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正确了,才能做个好的引路人。以前,教学生学会知识就是好老师,如今,教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好老师;以前是教师讲得好就是水平高,如今是学生学得好才证明教师有水平。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进去,带着感悟走出来。新形势新理念,不学习不成长真的不行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是一本极好的理论学习材料,建议同仁们好好看看。
二、勤教研,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研是教师业务能力成长的必经之路,一定要认真去做。教研的方式是多途径的,本校内同科之间有问题随时研讨,设计课题定时研讨,跨科目之间相互听课进行学习;走出去,不要做井底之蛙,市里搞的教研活动,有机会一定争取参加;请进来,把外地高水平的老师请进来为我们传经送宝;网上学习、交流,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子,而且思路更新,更宽,更能集思广益。
三、存善念,做到爱生如子。这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之源。养一颗仁慈之心,存一份良善之念,学会爱生,这是做合格教师的底线,也是自身成长的动力源泉。学会爱生,是人性的一种高尚,是教育的一种光芒,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爱心会变体罚为欣赏,会在不足中找到闪光;爱心会让被爱者感到快乐,也会让施爱者感到幸福。没了爱心,就会忘了教育的初心,处理事情就会丧失本心。
四、多读书,提升自己的书卷气。这是教师成长的远航之帆。做教师要有“五气”在身(正气、朝气、灵气、大气、书卷气),教师是文化人,做的是传播文化的事业,最不能缺少的是书卷气。书卷气当然来自书卷,多读书是唯一途径。教师的书卷气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接近有书卷气的老师,会觉得有“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意境美。会觉得自己心情无比愉悦,会积极地亲近你,崇拜你,从而喜欢上你所代的这门课程。
五、用心思,打造好自己的优质课堂。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课堂,做学生的引路人就必须把好课堂这一关。同是一节课,“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与“精心设计、开发创新”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优质的课堂才具备引路的作用。因此,必须多花精力,吃透课标,吃透教材,摸透学情,然后做好三个精心设计(精心设计课堂目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检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才能引导学生创新,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能力。也只有这样,在提升学生的同时也成长自己,达到教学相长之佳境。
总之,老师只有学会成长,不断成长,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成长是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2020年8月24日修改于太原市致远实验中学
作者简介:黄开先,陕西洛南人。从事教育事业。退而不休。现在山西太原做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愿结秦晋之好!
编辑:彭君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