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作者:一苇
佛,
走出自我的人。
他给我们每个人身边
都备下一条走出自我的船。
《说文》上说:『佛,见不审也。』就是说看不清,隐隐约约。
《说文》上说:“佛,见不审也。”就是说看不清,隐隐约约。这个意项我们仍然在用,比如“仿佛”。
自从佛入中土,“佛”忽然间变成了泊在每一个众生身边的船。只可惜我们被五蕴所障,看不清这条船。我们一直在找出路,却不知那条船就在一转身间。我们始终不肯转身,甚至抛下身边这条船,万里迢迢,千辛万苦去灵山寻找佛陀。去求他老人家赐给我们一条船。
“佛”是什么?“佛”也是一种相。不论是这个“佛”字,还是那个菩提树下端坐的悟者,都是一种相。揭开这层相,把“佛”扔掉,即见如来!
如果一下子揭不掉,不如我们先把它分解一下。佛,左人,右弗。弗人也(弗,否定词)。佛的确不是我们血肉之躯的人,禁锢在皮囊中的是人,扔掉皮囊的才是佛。所以说,佛,弗人也。人是一种相,弗人也是一种相,不过是两种状态的标签而已。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尚未觉悟的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如此而已。
再往下细细剖解,“佛”字右边的“弗”字,原来是一幅修行图。两个竖道从“弓”字中穿过。“弓”就是人因五蕴所迷而见的弯曲的路。而最早的“弗”(如金文)中间的“弓”字,并没有向下的弯曲,也就是说,并不是现在的“弓”字,而是一个自己的“己”字。那么这个“己”为什么是一条弯曲的路?因为我们自己总是被“我相”所障,所以走的路永远是弯路。而两条竖道,则是佛祖指给我们的路,是通往真理的捷径。这条捷径,就是走出自我,超越自我。那么为什么是两条呢?因为佛途绝不止一条,不论入世,不论出世;不论在家,不论出家……
如果我们把拆卸的“佛”再组装起来,发现所谓佛,原来就是超越了自我的人。
自我是什么?自我是造化用皮囊制造出的骗局,所以何必当真。既然是骗局,还有什么值得留恋?扔了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结语:佛,走出自我的人。他给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备下一条走出自我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