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用《满江红》这阕词牌填词一首,以此对电影《八佰》及这段真实抗战历史的一种感叹和感怀:
满江红·四行保卫战(柳永体)
八百孤军,四行守、腥风血雨。
阻墙下、猖狂日寇,铁蹄收步。
炮火飞尸惊两岸,童军横送国旗举。
幸存者、国破却狼窝,伤桥路。
硝烟尽,迎新沪。江水碧,寻高库。
天堂埋地狱,残垣魂铸。
弹孔如筛依旧在,摩登都市云楼巨。
归去来、一曲战歌萦,英雄赋。

《八佰》电影近期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播,成为常态疫情下的一道靓丽风景,为疲态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更为当前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敲响了历史的警钟。
《八佰》是根据83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淞沪会战中四行保卫战的真实故事改变。前几日专门重新阅读了那段历史,昨晚又买了张票观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视觉冲击和声效似乎更有冲击力、震撼力。电影《八佰》的制作尊重历史史实,制作精良大气,场面恢弘宽大,战斗激烈残酷,看后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幸运自己生活在一个正在强大起来的中国,幸运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宁的时代。
电影及其这段历史留给人们太多的感怀和感叹:

一、四行仓库保卫战及八百壮士的由来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
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是当时交通银行与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于1931年建成的联合仓库。它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建筑物,建造得十分坚固。
当时,阻敌进攻的是国军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留守抵抗,营长为陆军少校杨瑞符;为加强领导,特派五二四团团副中校谢晋元作为最高长官。
师长孙元良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为据点固守,固守时间为7天,这也是老蒋向他提出的。他想来想去觉得一团兵力还是过多,在最后撤离时,决定只留下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这么一个加强营。兵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经过5次补充兵员,全营撤退到四行仓库时,包括团副谢晋元在内,其实只有414人。而他们的对手,是随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在国军节节败退的大背景下,更被看作是以卵击石,不值一提,是一场送死战斗,但其对抗结果,八百壮士打出了精神,打出士气,让全世界为之树起大拇指点赞,并载入史册。

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国弱被人欺,弱国无外交
《八佰》电影真实还原了四行仓库保卫战历史,仓库的南面是隔着一条苏州河的英美法等各国租界,东西北三侧方向均是日寇占领区,这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一座"孤岛",与南岸租界的酒绿灯红"天堂"相比,一座仓库就是"地狱",留守也就意味着牺牲。
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和可知的结果,在面对各国列强的眼皮底下现场直播。因为九国公约的签字国将于11月6日召开会议,蒋介石希望以八十八师的牺牲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为此,老蒋原本让战士们在此抵抗七天以达成政治目的,最后的结果是,一场战斗甚至整个中国的抗战,在西方列强眼里根本不当回事。
所以当八百壮士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与日寇战斗到底时,面对日寇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的疯狂进攻,阻击了四天四夜而使其一筹莫展,寸步难行,此时,上级却下死命令让剩下的壮士们不得不含恨撤退到租界内。

三、历史告诉我们一再的退却结果只能换来失败,唯有全民全力奋起反抗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从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东北的沦陷、淞沪会战的失败,还是当时京都南京的失守,等等,除了中日之间的装备差距和人员基本素质的差异等原因外,不抵抗、半抵抗,特别是战斗意志的缺失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如果所有的国军都能像《八佰》中的勇士那样,也不可能会造成南京沦陷后的历史上最惨局面,也不可能导致大半个中国的沦陷,也不可能出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当然电影只演绎到八百勇士撒出四行仓库也就结束了,但壮士们的后述真实历史更为悲惨。他们一撤进租界便被缴械,四行仓库保卫战指挥官谢晋元后来被暗杀。
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苏州河南岸的各国租界被日寇接管,这些昔日的国民英雄有的被分散到中国的日占区做劳工,有的被运送到南洋干苦力活,许许多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为怨死鬼或孤魂野鬼。
还好,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高楼林立,高度发达的城市里,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遗址至今还留存着,满墙的枪炮弹眼犹如筛子眼和残垣断壁,让我们后人时刻可以找寻、翻阅和重读这段历史,缅怀这些先烈英雄。

四、历史告诉我们今天的相对和平来之不易,但更要居安思危
新中国的成立,近代以来的中国从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独立自主和自强不息,也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改天换地的中国,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豪和自信,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复兴梦想。但当今世界特别是列强们的强盗本性没有改变,遏制中国强大复兴的图谋没有改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必定不愿也不希望中国的民富国强,由此针对中国的打压和制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某些方面讲,这与我们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和执行什么样的对外经贸政策没有本质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丢掉幻想,丢掉对美国政府的一切幻想,丢掉“退却"或"妥协"的幻想,唯有我们骨子足够的硬,自身足够的强大,才能应付一切的挑战。

世界是强者的世界,天下是勇者的天下。电影《八佰》中童子军杨慧敏冒死由租界从桥上送国旗到四行仓库的举动,据说当年在《时代周刊》上高调刊登。
当谢晋元与营长杨瑞符从这位10多岁的小姑娘手中接过国旗时,都情不自禁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杨惠敏问谢晋元今后的打算,在场的军人齐声回答:誓死保卫四行仓库。当小姑娘问及你们还有多少战士时,谢晋元回答说:800人。杨瑞符回忆,之前送出的重伤员也被一一告知:若外界问起仓库中还有多少守军时,统一回答说800人。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小女孩送国旗是这部电影和这段历史的一大亮点和希望。虽然对十几岁小女孩究竟是从桥上送过去,还是凿壁拿过去,亦或是泅苏州河过去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如何这一举动鼓舞了"地狱"门里的斗志,这一举动鼓舞了当时的抗日士气,这一举动也让我们看到精神的力量和中国的希望。

总之,四行保卫战弹指一挥间,至今已经过去了八十三年,历史的洪流早已荡尽这段惨烈的战斗场面和艰难的抗日战争历史,八百壮士的进退功过历史也有一个定论。一个四行保卫战改变不了当时的上海沦陷历史,千千万万个四行保卫战肯定能阻止坠落的中国,抗战后期的国共合作和全民誓死抵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最好的见证。
感谢电影《八佰》重现这段历史。让我们勿忘国耻,牢记英烈祝托,珍惜来之不易的当下,展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