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来唱和临江仙 (附点评)
临江仙·次梅关雪《秋柳》韵感秋
作者:椰子华
一夜霜风坪上落,心情萧瑟逢秋。烟波浩渺助人愁。鸟啼深树里,橹挂老船头。
纵使今朝明白了,明天又自成囚。是非休去问缘由。浮云归客梦,来去勿相留。
风肥雨瘦点评:
岁近知天命,天气晚来秋。人与自然此时特别敏感,多少豪情壮志和未竟之事业,常有如飘渺浮云,沧海孤舟,倍感生命之无奈和渺小。作者在词中成功地用几幅画面展现了这种心境,入景入情,韬光养晦。
下阕感受更深了一层,读来惊心!人生有多少事想得清楚明白?纵使想明白了,也难改变什么,甚至做一辈子囚而难以自拔。这就是前人感叹“聪明难,糊涂更难”的原因。顺从自然,顺势而为,不刻意去追求改变什么,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就像老子的无为。作者在词中成熟的表达了这种处事态度,蕴笔无痕!整首词由景入情,由情入理,笔法成熟流畅,中年以上读者感应尤深!两结深沉,引人深思!好词!

附原玉:
临江仙·秋柳
作者:梅关雪
袅袅离人眸底绿,等闲付与霜秋。风吹不去一身愁。未能长执手,抵死不抬头。
根已深深丝已白,此身注定成囚。无言只为怨无由。枯梢怜索寞,明月久勾留。
星汉点评:
读者不难看出,此词题目虽咏“秋柳”,但实则写人。笔者读出作者的弦外之音是:双方年轻时分别,如今彼此进入老年,虽然“丝已白”、“索寞”、“无言”,但是彼此“怨无由”,相互体谅,从不怨恨。这种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爱情,定会感动白发一族。咏物诗词当在似与不似之间方臻妙境。“抵死不抬头”,“根已深深丝已白”,“枯梢怜索寞,明月久勾留”诸句,在柳与人之间,均属绾束不离,运笔有神。但“此身注定成囚”一语显笨拙,与秋柳无关联,当属败笔。此词含蓄蕴藉,内涵丰富。煞拍以景语结,增强了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