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中午,一位中年男子紧紧握着南召蓝天队副队长卞金玉的手说:“谢谢南召蓝天救援队!感谢你们关键时刻出手打捞,要不然我们还不知道几天才能见到父亲。”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2020年8月22日早上6点多,一位63岁的老汉看见南召三桥下水面上漂浮着一棵杨树,老汉就从东边芦苇处入水准备捞这棵杨树,哪知水流湍急,被杨树拖到河中,情况万分危险,此时河深四米,一位过往行人看见了这个危险的情景,就赶忙打电话报警,老汉就从三桥东五十至八十米处溺水了,消防队人员也闻讯赶来,但因为水太深无法救援,这时又有人给南召蓝天救援队打了电话,蓝天救援队人员即刻赶来,经过两天半的不懈打捞,终于在今天上午11:15在两河交汇处西南三十米处将溺水人员成功打捞上岸。傍晚时分,记者对南召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卞金玉进行简短采访。

一 蓝天救援队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蓝天救援队是一个公益性社会组织,英文标识为BSR,目前南召县共有八十一位队员,队部在云阳,南召目前只是一个临时办公地点,队员来自方方面面,有工人、百姓、私企老板,年龄20-50多岁,经常无偿服务,服务电话是400-600-9958,南召县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7年11月11日。蓝天队员们接到任务随时出动,带上相关设备奔赴现场,每次出动的费用由队员均摊,他们平时也在县体育场等地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多数人都是兼职工作。南召蓝天救援队针对老百姓活动均为免费,不索取报酬,他们的衣服也是自己掏钱买的,分为冬夏两季服装。
二 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他们从事社会上的许多救援行动,如扑灭山火、道路救援、人员走失、溺水打捞以及社会活动的安全保障等等,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大型救援活动已组织15起。2020年2月1日疫情发生以来,南召县蓝天救援队不间断地工作45天,对县城小区做了200多次的消杀。

三 为什么加入蓝天救援队
2017年南召县蓝天救援队成立以来,不时地看到社会上有困难需要帮助,恰逢招募人员,就萌生想法加入这个队伍,蓝天救援队大多招募一些有爱心、公益心、体能较好,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員。
四 最困难的救援有哪些
困难的有两次。一次是2018年3月晚上十点半云阳镇老庙村山火救援,南召蓝天救援队长黄一峰及我带队,我们配合老庙村的消防员扑山火,17位队友参加,上山时手脚并用,身上带着救援装备,没有道路,漆黑一片,只有一个向导带路,我们朝着火光走去,有些道路崎岖不平,任务结束已是凌晨四点。另外一次就是本次救援活动,南召三桥下面由于近五天来连续降雨、水流较大、杂草丛生,河深四米,河底高低不平,并且有芦苇荡,8月22日早上接到报警后,我们连续从上午7:20-12:30、下午2:00-7:00两班倒进行救援,今天在家属指定位置基础上进行打捞,但是没有结果,我们队员就根据经验进行判断,锁定区域,终于在今天上午11:15将溺亡老汉打捞上岸。

五 工作中有何体会
社会上有许多不应该发生的困难,但是出现这些困难后需要人们进行帮助,本次打捞两天半,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轻松又沉重:轻松的是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沉重的是面临遇难者悲痛的心情,我们也很悲伤,昨天遇难者的亲属撕心裂肺的哭喊深深地震撼了蓝天队员们,我们白天经过一天的打捞,晚上队长又召集队员们进行分析研判,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将溺亡老汉打捞上来,不能让群众失望。
两天半的打捞我们身心疲惫,身累主要就是蓝天队员们不停工作,拉绳子手上都磨出了血泡,我们在什么时候接到任务就什么时间出发,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援;心累就是每次接到任务后,白天参与活动,晚上要不断研判方案,力争早日完成任务。
蓝天救援队秉承着“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善待他人、完善自我”的队训,遵从责任、自律、宽容、成长的团队文化,同在蓝天下,携手做公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他们的身影。扑灭山林大火他们勇往直前;打捞溺水人员他们义无反顾;户外安全事故他们挺身而出。为了救援别人,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为了万家团圆,她们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满乾坤。他们大爱无疆,救人于水火;舍生忘死,临危不惧于使命。
卞副队长已五十余岁,宽阔的肩膀,结实的身材,忙碌的身影给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南召蓝天救援队队长黄一峰说:“大水无情人有情,蓝天队员现真情。希望更多的人献出爱心,参加到蓝天救援队伍中,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卞副队长最后也希望大家不要在山洪爆发的时刻,到一些不清楚水域具体情况的危险区域去进行游玩、嬉耍等活动,不要因小失大,以免给自己的家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南召石为璧 素材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