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依惜,别故乡
文/刘奇康
回到客居五年余的新疆库车县北山矿区,眨眼间已旬日了,回想在故乡的短暂时日里,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故乡的深情,友人的关怀令我着实难以忘怀。
公历二O一九年五月三日至二十七日,是我所在公司法定的休假日,除去路途来往六天的颠簸,在家待了十九个日夜。
得到我回乡的消息,朋友们都异常高兴,争着约见,希望一聚。文友、发小、同学、亲戚、邻里,还有许多未曾谋面的文学新人,我心里热乎乎的。
七日,作协领导贾小建打来电话,说要组织人到双昌看我,一方面也有领略乡村风光的意思,我和妻在接待友人的同时,很是忙乎了一阵子,准备了几道家乡的野菜。
下午五时许,高杰弟来电说车业已进村,我便出门相迎。
从车上走下来六位男女,小建兄高杰弟自然熟识,高杰忙着介绍,瘦高身材的为王宝琦(网名木头),较高身段的为张锋锐,一兄一弟,皆教科局干部,作协骨干,诗人作家,两位美女,分别为孟娟、李亚慧,文学新秀洪洞才女。一一握手毕,进屋奉茶,接着用饭,他们竟然带来两只炖好的鸡和十套餐具,说是贾老大特意安排,足见对我的厚爱和关切。新老朋友相见自然小酌几杯,一众人等或酒或茶或饮料,相见甚欢,谈笑热烈,气氛浓厚,好不乐哉。
相聚过后,锋锐小弟和亚慧小妹妙笔写下了《杏儿青时访刘奇康》和巜拜访刘奇康老师有感》的美文,使我感动。
为了感恩母校,关爱后辈,表达心情,我决意为母校双昌学校捐赠拙著散文集巜杏儿黄了》,立即得到县作协领导小建先生的支持,洪洞报社党支部书记郭燕生更是热心帮助,积极策划,主动沟通万安中心校领导和电视媒体。
五月十五日,双昌学校组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学校师生在烈日下表演了传统威风锣鼓,燕生兄亲领电视采访人员参加活动,还带来了知名媒体人、书法家张天鸣先生,万安中心校宋晓华校长,支部书记贾岚虎先生自驾车亲临现场,作协领导贾小建带队,由诗人王静女士、诗人张三平、王鸿先生协行,随赠由任高杰(北方)主编的我县十诗人专集《辽阔是可以触模的》。中国诗词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著名诗人杨张平先生从临汾赶来参加活动并义赠了自己的三部诗作数十本,使得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个人感恩回报母校的小小心意,牵动了作协志愿送图书下乡活动,被巜同根》报报道,同时,多家公众平台以巜作协副秘书长刘奇康情系母校捐赠图书》为题争先传播,县电视台在《槐乡见闻》栏目里以《浓浓乡愁寄书中一刘奇康回母校捐书》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十七日,我应邀到赵城拜会省级文明村永乐村,受到红旗党支部书记席苏顺先生的热情接待,他给我介绍了永乐村蓬勃发展的大好前景,带我参观了永乐园美景和长达300米的几道文化墙,并在毛主席雕像前合影留念。在赵城,我还在云安兄的陪同下拜访了赵城文化研究会的李国富、李长青两位老先生,获得李国富先生亲笔签名的新书巜东义村志》,在看望晋槐高级学校董事长王灵杰先生时,参观了校园如画的学校美容,对王灵杰先生的办学理念很是钦佩。
连日来,县文联原主席靳定国先生、报社党支部书记郭燕生先生、一鸣书画院院长张天鸣先生携弟子、刘家垣学校校长李金龙先生、西义学校校长张生兰先生、县公安交警大队的王春焕小弟、万安知名畜牧科技人刘正平先生和妻的十多位早年学生,先后到双昌陋室看望我们叙情。
在县城,同省作协会员任高杰、郭永红,市作协会员石云峰、张三平、王静、王宝琦、张锋锐、李桦、孙婷等进行了文学交流,同县文联主席李青城先生、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张春悦先生、县市场监督局干部郭行星先生、刘华瑞先生作了短暂的会面,还应约拜会了县书法艺术界前辈史耐娃先生、王怀友先生、刘安建先生,参观了书法新秀樊三林小弟的三林书画工作室,并得到了史耐娃、刘安建、张天鸣、王福平等诸先生赠予的墨宝书法作品。耐娃先生慷慨相送了包括《泌园春•雪》和《陋室铭》在内的五幅草书作品,安建兄查阅经典,耗时一上午隶书写下了荀子的"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的名言,旨在对我的鼓励。天鸣兄则手书了"月是故乡明"的篆书。老友、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周颖峰先生、原洪洞报社刘彦平小弟等,迎见了著名青年学者、山西文瀛书院院长、国学大师卫方正先生,相聚甚欢。好友樊德选先生召集县城的十数位发小为我举办了接风盛宴。
所有这些,能不为之感动吗?
好友樊红昌几次电约,欲在我离开故乡的当日设宴送行,并坚持送我到车站。好友樊红旭在老父病重守候期间,召集村内发小同聚为我接风洗尘,好友樊玉锁、樊林安、樊云康等在各自家里盛情以酒款待,好友樊云会专程从太原赶回相见,好友樊文平丢下超市生意专车陪我走亲访友,好友樊建平、樊华民几次相邀到家欢宴,由于忙而不能如约,这一切,多么令人感到自豪和感动。初中同学程福喜、张学文、李银宝、史永红等或至寒舍看望或者相约到家一叙,张生文同学在爱妻病危的时候,到双昌看我,使我心情激荡。
二十五日,是我预定的行程日,老同学李万顺专程从十五华里外的韩候村赶到我家,坚持要送我到西站,发小申忠龙夫妇专程从广胜寺回村与我话别并欲驾车相送,爱人的学生毛智明从回坡底煤矿赶到双昌,要送老师。这些友情是多么地深厚。
上午十时多的时候,我的老友、诗人董戈平先生电话约见,并已召聚了几位文友在县城的家专候,但得知我走不开的时候,当即决定西行双昌到家看我。
果然,十一时许,车到家门囗,我迎来几位陌生的面孔,董兄与我一一介绍,年长的女士为洪洞一中退休教师靳薇老师,同行者诗人微信群文友王红建先生、席素俊先生,还有一位书画家兼诗人刘志杰先生,这些慕名而来的文友,来源于几年来文学习作的交流,也来源于拙著巜杏儿黄了》的乡土散文集的出版。翌日,董兄戈平、王兄红建、贤弟志杰、素俊分别写出了巜双昌踏歌》巜踏莎行•奉访刘奇康老师感怀》《双昌锵锵五人行》《双昌行》《拜访刘奇康先生》的美丽诗篇,叙述了看望我的情景和愉悦的心情。红建兄还在公众平台制作了带歌手的美篇巜南疆,一个美丽的地方》,实景收录了家父母院内种植的菜园和双昌村广场风貌。
又是一番谈笑,一番欢饮,大家都有相见很晚之感,相约常联系常沟通常交流。省书法协会会员、书画家兼诗人志杰先生兴致高昂,当场要泼墨挥毫留字作念,可惜我家中没有笔墨纸砚,只好作罢,留下了些许遗憾。
送罢友人,想到将要离开故土,我又是一番惆怅。下午三时,家居辛南市场的老友、知名中医卫文虎大夫打来电话,催我尽快到他处小憩后送我到西站,我客居新疆五年多来,每年休假回乡,临走都要到他家,都是他送我到西站,这次本不想再叨扰老友,但老友言辞真诚恳切,只好遂其所请。
拜别年逾七旬的父母,强忍着眼眶里的热泪不敢涌出,头也不敢回一下,我和妻钻进了车里。走了好长一段,远远看见老爸老妈还在我们上车的地方眺望着,这时,泪水终于禁不住汹涌而下。
小轿车远离了村庄,一路顺东而下驶向马双路,抹去脸上的热泪,我和妻都无语,相信她的心情同我是一样的。望望车窗外一垄垄因干旱而将要枯萎的低矮的小麦,想到乡亲们辛劳的汗水付之东流,我的心一阵阵酸痛,旱地小麦无收成,玉米没下种,可恼的老天,也不滴一点泪水。
洪洞西站候车厅,但浓郁的洪洞方言的女广播员连呼由太原开往西安的列车快要进站时,我的心格登一下,真不想移步走向检票囗,但孝敬父母的重任在肩,呵护儿女成家责无旁贷。
动车徐徐离开站台,我紧靠在临窗的软椅上,将头扭向车窗外,黙念了一句,故乡,惜别了。
2019年6月5日芒种节于新疆
作者简介
刘奇康 1968年5月生,山西洪洞人,中共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洪洞县作协副主席。九十年代初从事广播电台新闻采编工作,2002年起任洪洞报社农村部主任兼巜大槐树文化》杂志编辑,多篇通讯和报告文学被收录于巜成功之路》巜热土晨歌》巜躁动的土地》巜槐乡风采》巜精钢不作钩》等专集。散文作品散见于山西巜生活晨报》巜新农村商报》《市场信息报》巜山西工人报》巜临汾日报》以及国内多家知名文学网站、微博和地方文学期刊。著有散文集巜杏儿黄了》(团结出版社出版),主编文学综合文集《永乐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