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的七夕:情的雀巢,爱的天堂
郑旭东

夕阳点燃了天边的白云,变幻莫测的火烧云,用版画的色彩和浪漫的情调,迎接着远处隐隐约约的星星和月亮。炊烟袅袅,鸟儿归巢,夜的幕纱慢慢地拉挂起来。
今晚的新月,如一位美丽乡间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嗒嗒地从婚纱里露出来半边脸。她越是朦胧,越让更多的人感到神秘,感到可爱,感到难亲近。
大地沐在微暗玫瑰色的月光中,月光在它身躯上流淌,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似乎所有的生灵,都在等待倾听牛郎织女那轻盈的脚步和呢喃情语。

乡野里的小村庄,如刚经雨水淋过的湿地上,长出来的一朵朵褐色的蘑菇群,静卧在暮色下,绿树篱笆掩映着小院,花香缠绕着小楼,果木环抱着小菜园。阵阵清凉的晚风悠悠吹拂,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的幽香,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丛、向日葵、牵牛花灌得微醉,各种植物的枝叶摆来摆去,互相碰击,弄出些细雨落萍的沙沙声。
乡村的夜晚,与城市相比,静得出奇。白天,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的,现在变得斑斑灿灿,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也躲进了树梢,少了踪影。其实,这样才是一种享受,它为你的想象力开辟了空间。
乡村,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美丽之处,是情与爱。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洒在院子里,窗棱也染上了不同颜色的灯光。几个女人的身影,隐隐约约从绿纱幔帐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她们散坐在灯光下,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在胸前跳起欢快的舞蹈,绣着“福”字。
门口的路灯下,一块石头,上面一个大棋盘,一帮人脑袋如蒜瓣一样挤在一起。偶尔,一声大喊“将”字,几双手一起你争我夺将棋子移来移去。
村中央的小广场上,红红的大鼓旁,歪戴帽子,耳朵上夹着一根香烟的打鼓手,将鼓擂得山响。年轻的小喇叭匠腮帮子吹得鼓鼓,秧歌调吹来了家家户户的老小。
农村人就是实在,做什么都不偷工减料,天天扭秧歌都穿红戴绿,描眉涂鬓,美就美个花俏,玩就玩个痛快,享受生活就无忧无虑。

嫁在城市里,回农村住娘家的小媳妇,听到大秧歌调心就打颤,抢过姐妹们的扇子扭上一曲“大姑娘美”。好乐呵的“王四轮”,刚刚从农田地里回来,把车停在路边,抢过鼓槌,擂出来一个“句句双”,秧歌队马上沸腾起龙腾虎跃。
“李满囤”举起手机拍了一张照,发个微信给美国的孩子:瞧瞧你的妈妈,打扮得有多俏,大秧歌扭得有多浪。此时此刻,走在鹊桥上牛郎织女,可能也停住了脚步,注目在瞧着这个地球!
七夕的夜晚,农村也是爱的天堂,是浪漫的情场。老爷爷给老奶奶沏上一碗豆浆,笑眯眯地端到老太太的身旁。“这老东西,越来越孝心”,老奶奶的一句话,说得老爷子心里比手上的豆浆还滚烫。

小孩子们也闲不住,在前后院的树丛中捉迷藏,淘小子偷摘了谁家的一个大红柿子,偷偷塞给俊模样的小姑娘,也许,这是爱情的种子,在今天的夜晚发芽,在以后青年那个时光中生长。
不远处,清凉凉,冰爽爽清风吹拂的小溪边,少女温柔的手正在抚摸着心上人的脸庞,两颗心在激烈碰撞。爱,在流水“叮咚、叮咚、叮咚”声中作响,情,在无边的稻田翻滚着层层的浪。是啊,时代的变化,当今的农村,爱情的土壤不在贫瘠,不在蛮荒。
乡村七夕的夜晚,没有城市霓虹灯的闪耀,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没有大排档喧嚣,没有歌厅的吵闹,更没有咖啡屋的小青年的打情骂笑。这里的夜晚,更多的是狗叫,猫嚎,还有牛马羊响起来求爱的信号。
无名的小虫子不知道躲在那片叶子下浅吟低唱,没有曲谱,还经常跑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用心去听,这些声音组合就是天籁爱情的曲调,不可复制,永不会重复的音乐,乡村每天都沉浸在梦幻的音乐声中,连梦也是香甜而富有韵律的。
在这七夕的夜晚,虽然爱情的表现形式是低调,只要用心去体会,不亚于城市里情人节的情调。

夜色越来越浓,青蛙和虫儿停止了喊叫,狗也撒泼尿后,开始睡觉,牛脖子下拴的铃铛也不响了,星光下只有那小菜园里娇嫩的花儿在开放,浓郁的花香在飘动,还有萤火虫打着灯笼一闪一闪在巡视着大道。
七夕乡村的夜晚,又美,又静,又祥和,如舒缓的轻音乐,不断在熨平多年形成城乡差别的烦躁。
天上的鹊桥上,牛郎对织女说:“这样的夜晚,到咱们村里走一遭”
织女说:“害怕再犯母亲的天条”。
“哪天,让丈母娘坐宇宙飞船去地球上看看,人间多开放,农村里也有爱的雀巢”。
牛郎织女的相思泪,湿了衣衫,落在田野上,化做那一颗颗露珠挂在叶片上,在月光下闪亮,光闪闪。

【顾问简介】郑旭东,笔名:夏秋,生在黑龙江省巴彦县,长在哈尔滨市呼兰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黑龙江戏剧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党史研究会及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呼兰区作家协会主席。长期业余从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歌词、影视剧等创作活动。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火浴》;散文集《东北风情》、《我的作家梦》;中篇小说集《播种记》,短篇小说选集《泪落兰河寂无声》等;编剧的电视剧《喇叭、棋招、预见性》,广播剧《村长的老婆》、《国宝》等多部在省、市广播电视台录制播出;《耕耘的画》《呼兰春晓》等多篇报告文学作品入选有关书籍及报刊。

[主播简介]申楠瑜,女,汉族。黑龙江省兰西县人,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喜欢诗词、朗诵。常用文字抒发情感,诠释人生。

[散文主编简介]高秀军,黑龙江大庆人,在北京平谷区定居,平谷区作协顺义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 <你我她>杂志签约作家。诗歌作品发表在_北京作家等全国二十几家报刊。是《农村报》通讯员。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夏各庄村我的梦中国梦宣讲员。

【总编简介】黄艳玲,网名玲玲,笔名玲玲语玲珑,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第五中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像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兰西县诗词协会副主席,兰西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兰西文苑》杂志编辑及担任多家网络诗社平台副社长及执行主编,在头条上创建了《玲玲语玲珑文艺社》。在教学工作之余爱好摄影及文学创作,多篇作品发表在报刊和各大网媒,并有部分作品获奖,著有文集《玲玲语玲珑文集》。

【玲珑心语】《玲玲语玲珑》文艺社是文艺爱好者的圣地,是创作的乐园。本平台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全面展示文艺爱好者的才华。《玲玲语玲珑》文艺社的文艺爱好者有一腔对文学和艺术的痴情,以诗心装饰凡心,以美景净化俗心,以声音温润儒雅,以真情消弭矫情,以积极豁达的阳光心态行走在文学和艺术空间,用文学和艺术表达着自己对人生、情感乃至生命的温暖诉求。《玲玲语玲珑》文艺社已经敞开了宽广的胸怀,来吧朋友,带上你的激情,带上你的憧憬,带上你的浪漫,带上你的婉约,带上你的狂放,带上你的美景。以诗为媒,以文会友,以景结情,以声投缘,愿你我携手同行。《玲玲语玲珑》文艺社设有十个专题:小说、散文、诗歌、诗词、楹联、书法、摄影、美术、朗诵、戏曲,欢迎文艺爱好者踊跃赐稿、大力支持!

总编:黄艳玲
散文主编:高秀军
推送:玲玲语玲珑文艺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