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二十三章 备考见成

一九八三年春节刚过,我就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初高中的语文、数学和时事政治等书籍报刋在桌子上堆放的满满的。每天下班后,就一头扎进书本里,废寝忘食的复习功课。我深知我的知识浅薄,文革时期的高中毕业生,学到的文化知识是少的可怜。特别是毕业十多年了,整天是朝七晚五在忙工作,学习也仅仅限于读书而已,系统知识的掌握是相当贫乏的。在这之后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坚持每晚学习八个小时,系统的复习了初高中阶段的语文、数学,对一些难题理解不了的,就抄在笔记本上,第二天上班后向身边的同志请教。夜深人静时,妻儿都睡了,我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饱尝着求学的艰辛。疲倦了抽支烟提神解乏,困的实在不行就用毛巾蘸凉水擦脸,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着。
对一些数学公式、时事政治方面的概念和论述题,我不厌其烦的用粗笔抄写在白纸上,用胶带一张张的粘贴在板棚上、墙壁上,只要是有点空闲,就能看上几眼,以此强化自己的记忆,古代贤者有“三上”读书美谈,而我则是随时随地。我就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靠笨拙的功夫,以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备战成人高考,以求圆我的大学梦。人不怕起点低,怕的是没有追求,没有梦想。只要一步一步的坚持走下去,再远的路也有尽头;只要肯于登攀,再高的山也能登顶。凭借这种信念,支撑我走进高考考场,跟一些小弟小妹们一较高低。
期待已久的时刻到了,对这一时刻我是既期待,又心存余悸,担心自己交不出满意的答卷,辜负了爱妻三个多月的精心照顾,有负身边领导和同志们的期待。进考场前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我劝自己镇静,不要去想任何事情,专心致志的埋头答卷,就当作是对自己备战的一次实战演习考核,实在不行,还有明年呢。心情平静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整个人沉浸在答卷中,静的都能够听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三门功课考试结束了,我还深深地陷在答卷里,回想着答案是否正确。

考完了,总算是可以歇一歇了,可是我的心却总是悬着,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在焦急和担心的等待中,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入学通知书,考取了“八三届”商业会计专业,经济专业是首届开设,这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会计专业是很热门的,我十分喜欢这个专业。收到了“入学通知书”,考取了自己钟爱的专业,我欣喜若狂,期盼着早日进入课堂,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邀游。我们商会计和商业企业管理专业,两个班由商业干校代管,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商业干校配备了校长和老师,负责两个班的教学和日常工作。在电大教学正式开学之前,学校组织我们上学前课,为我们能够正常顺利的学习,聘请老师帮助我们进行系统的复习,为转入正规学习夯实知识储备。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