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我们见到过各种各样的醋。像山西的老陈醋,它产于清徐县,色泽黑而紫,为我国四大名醋之一。镇江香醋,它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等特色,居四大名醋之冠。 “保宁醋”有着近四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是中国四大名醋中,惟一的药醋,素有“东方魔醋”之称。还有就是界中米醋,它产于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界中街,色呈深褐,酸中带香,烹调开汤,久存不腐。
然而令我最最喜欢难忘和长期品尝的,却是这样的一种醋。它以黄金食品玉米为主要原料,集辅料水、小麦、大麦、豌豆、高粱、麦麸、谷糠、食用盐为一体,酿制出的融传统特色与现代风味相结合的,纯天然生态型产品,它就是后稷家园——封缸纯醋。这封缸纯醋,在我们武功本地,又取名为“长宁醋”。

记得当年随家人下放农村的时候,买什么东西都要票,油要油票,醋要醋票,布要布票,肉要肉票,尤其重要的是粮票。那个年代家家生活水平,很是朴素简单,粗粮往往多于细粮,所以在乡下吃的最多的,算是包谷糁子就咸菜,还有搅团漏鱼,玉米面馒头。为了能好吃多吃些,母亲常常在玉米面里,加一些麦面,大概一半兑一半,起名金裹银,这样一下子就觉得好吃多了。还有搅团漏鱼放点肉汤,味道更浓更鲜更美。

说起我们大西北人,不管是面食,哈水面扯面臊子面,还是搅团漏鱼,拌凉菜等,都少不了放上辣子醋。拌好吃一口,那味道便香的没法形容。
少年时打醋,一般都跑供销社小卖部。村里也有些家,巧女人聪明媳妇,自己做来吃。我母亲刚下放不会做,我家就一直买来吃。 想想那时为打醋打酱油没少跑路,一趟一趟马不停蹄。有一次跑供销社去打醋,因为兴奋跑的太快,一个不留神被摔了一跤,醋瓶子摔破了且不说,胳膊还被划大一口子鲜血直流,吓得我嚎啕大哭,至今伤疤犹在。那次回家后,母亲边为我包扎,边狠狠责骂了我一通。我懂母亲的心,她打心眼里疼我,可也心疼那些醋钱,它来的真是不容易。

八零年知青招工,进了武功县的五七零二厂,好激动啊!感觉终于可以自己挣钱花了,还可以孝敬孝敬父母。那时候的小村镇市场上,零零星星的开着卖菜的商店小百货,还有零售的醋,那就是临近薛村的乡党,他们用醋醩子做的醋,挺好吃的。但更多的家是用粮食做的,很是便宜环保,不贵就几分钱一斤,这样打起来就近多了。
慢慢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徐向我们吹来。附近长宁镇,普集镇的街道村子,相继办起了醋坊。特别是长宁镇,大规模的做起了粮食醋,他们用架子车,三轮车把个人制作的香醋,拉到我们南门外市场上来卖,让我们觉的既实惠又美味。
我们呢?往往到了节假日星期天,便会骑一辆自行车,跑到长宁镇去转转看看。然后买一些新鲜菜,再打一大瓶醋带回家食用。同时常常也把长宁醋,带回家乡杨凌,给家人品尝和送给亲朋邻居吃,他们吃完满口称赞,说长宁醋味道真不错,正宗地道。

更值得推荐的还有,我们这地方的凉皮,它一旦拌上本地辣子长宁醋,味道就特别好吃,十里八村人都会来买,我也会经常带些凉皮,给杨凌的家人吃。
说起我的孩子,每次从外地回来,首先忘不了,先吃一顿这里的凉皮,拌上当地辣子长宁醋,香的直咂嘴。这样下来,长宁醋的名声越传越远,得到了四面八方人的表扬。
回忆当初自己肠胃好的时候,也时不时吃吃凉皮,还有扯面旗花面油泼面,最爱放的就是长宁醋和本地辣子,那种滋味何时何地想起,依然馋涎三尺。

八四年去了长沙上学,那里的辣子醋,就不及我们的长宁醋和本地辣子地道好吃,它的辣酸,带有甜丝丝的味,让我少吃了多少美味佳肴。 而几年前,因肠胃总不好,就再也不敢吃凉皮了。有时嘴太馋,就买来热热后再吃,这便少了那一份说不出的香辣滋味。
直到现在轻易不敢去凉皮摊,经过也绕着走。怕就怕一走到跟前,就管不住自己的嘴,闻见味道不忍离去,感觉一条馋虫,在肚里不停作怪。
我们大西北的面食,花样繁多,大多数面条比较粗比较宽,又称裤带面,那是西北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方。

可是天天吃面条,只一种也不行。长期吃显的单调不说,反而心里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聪明灵巧的大西北女子,便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把面食发展制作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光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这些勤快贤惠的女人,一出手会做出好多种花样。如棍棍面,片片面,晾面,汤面,酸汤面,热碗面、扯面,旗花面等等。
因为常以面条为主,自然少不了放上辣椒醋,那样为了更好看更好吃。特别是用醋,必须有正宗地道的酸味,才能做出好吃耐以品味的面条。

于是方圆百里,就以武功、杨凌、乾县、扶风、岐山醋,为最好最佳。由于当地食醋酿造独特,先后出现了武功的长宁醋和岐山醋,他们在西北和祖国各地,开始负有盛名,以味道独特而居前列,故而西北面条里,放醋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酸面咸搅团”。
我们只做纯醋,我们只做纯正的粮食醋,我们只做无任何添加剂的中国陈醋,这是“长宁醋”一直以来的口号和宗旨。
在我们当地还有“东扶风,西扶风,两个扶风夹武功。”一说。这句俗语里讲的东扶风,就是现在武功的长宁镇。到了今天享有盛名的“长宁醋”,也和这句俗语一样,远近有名,名扬四海,给咸阳武功和长宁人,增添了新的光彩和无尚荣耀。
常听有人说,乾州有“四宝”。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武功也有“五绝” ,那就是普集烧鸡,旗花面,倪家锅盔,北韩麻花,当然重中之重,最最厉害的当属“长宁封缸醋”了。

长宁镇上,自古就有酿醋传统。它的主料是用粮食,酿出的醋,其味酸、香、清、 绵、 长。 不管是用来做菜,调面条和拌凉皮子,打搅团用。那个酸香美味,让人回味无穷,味香飘过十里。
这大概是“长宁醋”的工艺独特 ,用粮食发酵成酒, 酒发酵成醋, 再封进大缸内一百天以上,才开缸食用的缘故。当然每年的三伏第一天,开缸的醋味为最好最美,真是香的很,嘹咋了!
提起长宁镇,位于武功县西宝北线40公里处,这里从周秦开始,至西汉诸朝,皆为京畿重地,历代有群雄争鹿的记载。唐又在此置扶风县,人们俗称东扶风。该镇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制刷、香醋等特色产品,支撑起了武功县“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半边天。

追溯“长宁醋”的历史,竟延伸到了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当时河南睢县人许广厚,来到长宁集会,推广玉米种,开创了武功种植玉米之先河。许又因醉酒,被当地杨耆绅用醋解醒,令人堪称称奇,长宁醋从此闻名遐迩。
民间还流传着唐宋两朝,有关男女之欢吃醋的故事,我猜想肯定与长宁醋有关,不然的话怎么能流传到今天呢?这是另说。据民国《薄稿》记载,明状元康海醋泡鸡蛋、治疗神经麻木,后将此方献给宫庭,治疗皇帝脸上出的豆丁,而让皇帝龙容焕发。后来妃子们共用肌肤光滑、养颜固体。怎么样?醋的好处不少吧!
目前来说,现代化的长宁香醋,酿造小区年产香醋万吨以上,消化玉米3000多吨,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种养加等产业的发展。香醋也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被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醋,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可以消炎延年益寿。尽管各地醋的味道各不相同,有纯酸的,也有带点甜味酸的,香味酸的,但拌和调味饭菜,一旦加上醋,就很能让人食欲增加,饭多吃几口。而“长宁醋”更是所有醋的首选,佼佼者。尝一口,会让你口齿生香,终身难忘。 说到底“长宁醋”,它是我们咸阳武功的名牌和骄傲。它真酸真香啊,味道美的无以伦比。
朋友,如果你走到了西北,千万别忘了到咸阳武功长宁镇,吃一回我们的“长宁醋”。它会保你健康平安长寿!开心快乐幸福!更会流连忘返,驻足常留!
“长宁醋”美味的醋,‘’长宁醋‘’我们爱你。真心希望你,越走越高越远!衷心期盼你,走向高大上,走向更宽更广的舞台和市场!

作者:笔名踏雪闻香,真名韩静,陕西武功某航空企业,武功县作协会员,西安杨凌示范区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2019年出版了散文集《岁月深处》,散文《妈妈再爱我一次》获咸阳市母亲节比赛三等奖,散文《漆水河之恋》在"秋韵杨凌"全国游记文学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