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有个共同的家
文/倪双民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也很多,景色也不错……”每当听到这慷慨激昂的乐曲,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就会充满无限的自豪。祖国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家,我们为她而奋斗,因她而骄傲,愿她更家富强和美好!

2020年8月6日的暴雨洪灾致使栗峪河畔峪口、斜岭两村数十户房屋被冲毁,数百人无家可归。在此危难时刻,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心系群众,想灾民所想,急灾民所急。于8月6日中午分别在各村合适位置设立了灾民临时安置点,解决了灾民的日常生活困难。搭建了救灾帐篷,解决倒房户的居住问题。连日来,县纪委书记刘文革,县政协王新其主席以及麻坪镇党委书记冀凌云,镇长岳英,人大主席任东波等各级领导始终奔波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千般辛苦万般劳累,灾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捐钱捐物,保障灾民生活,灾民们眼含热泪感激不尽。

秋风起,天气凉。救灾帐篷虽然能遮风避雨但不能防寒保暖,临时安置点虽然能吃饱肚子也有所不便。为了更好的安置灾民生活,科学规范管理,及时抚慰灾民的心灵创伤,重新点燃其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为长远之计,经过县镇领导的共同商议决定把暂时闲置旳峪口小学作为灾民重建家园的过渡安置点。决定做出以后,镇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对峪口小学的房屋进行改造,油染门窗,粉刷墙壁,装修顶棚,添置生活用具,完善供水设施。依据家庭人口的多少,先后为灾民配备了简易的睡床,吃饭的小饭桌,自动烧水壶,衣架、脸盆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

为了让灾民住的安心,生活舒心,专门聘请厨艺高超的三位村民为大家做饭。本着艰省节约的原则,饭菜荤素搭配,粗细粮调配,科学合理,既营养又实惠。每天确定食谱,定量采购食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食材用量账务公开透明,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为了进一步优化灾民居住环境,临时决定对校园中原来泥土地面进行硬化。在院落四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灾民提供了方便。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社会爱心人士为灾民捐款捐物,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踊跃捐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保障灾民的人身安全,安置点配备了门卫人员,定时开锁大门,凡有外出者必须书写请假条注明外出事物以及返回时间。目前已安置受灾严重群众46户139人,其中峪口村27户,83人,斜岭村重灾户19户56人,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的一切显得井然有序,温馨而和谐,灾民们脸上旳忧郁在逐渐消退,久违的笑容偶然也会浮现在他们的脸庞。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灾民们心里的阴云也会慢慢飘散,生活的阳光会照进心房,未来的道路会越来越宽敞。

“开饭啦!”随着一声吆喝,灾民们陆续拿着碗筷从自己的房间出来走向灶房。尽管没有排队,但没有一个争抢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彼此谦让,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好风尚,在此危难时刻也没有变样。灾难让大家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家,家里有你有我也有他,相帮相扶都爱她,重建家园靠大家,未来的家乡美如画。我们的理想不是梦,“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家,她的名字叫中华……”



作者简介:倪双民,家居洛南麻坪,小学教师,求真务实之人,崇尚修身向善,对教学艺术略有研究,闲暇之时,喜好玩味文字,偶有感悟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