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二十二章 清澈见底

天天和他(她)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我的心情很愉快,他们也十分高兴和我在一起交谈。我身边的这群朋友同志,都是七五至七七届高中毕业的下乡知青,论年龄几乎与我相仿,但是从毕业下乡的时间算起我是他们的学长,他(她)们对我是既敬又爱。那个时代路边开设有茶馆,我和他们经常光顾,各店、各摊点的兄弟互相轮换着陪我喝茶,他(她)们愿意和我在一起海阔天空无所忌惮的聊天。我和他(她)们在一起就是知心朋友,可以推心置腹的说心里话。我们共同回忆在农村的那段艰难岁月,谈磨砺,论艰辛,话未来。他(她)们更关注未来的工作和去向,我一会儿静静倾听,一会儿插话让他们耐心等待组织上的安排,鼓励他们不要沮丧,要有信心,振作起来,在这过渡时期不要荒废了学习,珍惜宝贵时间,多学一些知识,知识永远都用得上。他(她)们中的一部分听了我的劝告,埋头读书学习。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80年国企面向下乡知青考试招工,他(她)们一部分人进入油田、铁路等企业,一部分人进入父辈所在的国营公司,没考上的一部分人转为集体所有制职工,安排到相关企业。这个过渡时期的商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也顺利的完成了上级部门安排给我的任务,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分手了,两年来的相处,我和他(她)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似水般清澈。当他(她)们既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他们以AA制的方式请我吃饭,几十人聚在一起,场面、热情、豪爽让我多年后还能想起。
1981年初,我抽调到县社组检科,当时正在纠正“冤假错案”,县社设立了信访工作办公室,隶属于组检科领导,我在信访办公室负责信访接待工作,人员不足或外调任务量繁重时,也随其他同志外出调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同事们以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对蒙受冤屈的老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不辞辛劳,有时为了求得一份主证,反复跑多次,最终形成报告后,上报县信访工作办公室。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为十余位老同志澄清了历史,纠正了错误结论,恢复了他们的工作。由于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使他们更加感到党的英明伟大。

八三年初,我调到县物价委员会,在物价检查所当了一名物价检查员。虽然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但是物价当时还是严格管控的,我和同志们工作量很大,检查任务十分艰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首届面向社会招生。我看到这个消息,心情非常振奋,跃跃欲试,认真复习功课,备战成人高考。在那段日子里,白天我尽职尽责的工作,下班后一头扎进书堆里,一看就是四更天,天天如此,从无一天懈怠。见我如此拼命,妻子非常心疼,每到夜间十点,总要为我准备好夜宵,担心我熬坏身体。爱妻默默的付出和支持,更加激励了我的决心,咬牙我也要坚持下去。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