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唱和诗刊第481期]

薛维敏先生诗词欣赏
登黄崖关长城
薛维敏

势抱三关扼吉辽,
五峰天外竞岧峣。
行经水界复山界,
吹断紫箫还玉箫。
千古兴衰成历史,
百年消长看狂潮。
披风一啸城头上,
已为时空立坐标。
(注:此诗刊载于《中华诗词》2017年第11期。)

《登黄崖关长城》一诗,借景抒情,抚今追昔,写得简洁明快,气势不凡。“势抱三关扼吉辽,五峰天外竞岧峣”,首两句写出黄崖关独特的地理位置,一个“扼”字,使黄崖关的险要地势跃然纸上。“行经山界复水界,吹断紫箫还玉箫”,写出黄崖关绵延不断,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千古兴衰成历史,百年消长看狂潮”,诗人发思古之幽情,在静默的黄崖雄关之上,感受到千年历史的风云呼啸而过,特别是近百年的改朝换代,潮起潮落如在眼前。“披风一啸城头上,已为时空立坐标”,诗人胸怀天下,纵览古今,使得人关融为一体,化为新时代的一道风景。本诗不仅写出了古老的黄崖关的雄伟壮阔、生机勃勃,更是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的豪迈情怀。(魏建浩)
小楼连苑·塞罕坝印象
薛维敏

由来北控山川险,南拱京师门户。云生霭霭,花开灼灼,眼迷佳树。林海浮云,丹霞染碧,草尖滴露。忆当年荒漠,征鸿欲下,黄沙起、阴风怒。
塞上风霜几度。战洪荒、汗流如注。山明夙愿,水翻新曲,风云吞吐。塞罕坝人,情倾荒野,送迎朝暮。念征途未歇,初衷不改,青山鸣趣。
(注:此词获中国首届晴耕雨读田园诗歌大赛一等奖。)

自古以来,塞罕坝就以“南拱京师,北控漠北”的险要而闻名于世。而今,远远望去,整个塞罕坝显得云光露泽,繁花灼灼,佳树弥望。岚云相染的林海,霞光初射;晶莹的露水从草尖滴下。真是美不胜收。可是,谁又能想到,在四十多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阴风怒号,黄沙滚滚,就连旅途劳累的大雁也不屑停留。
回想过去,塞上寒来暑往,人们与洪荒决战,汗流如注。如今,人们已经难睹当时战天斗地的艰辛场景,但是,塞罕坝的山山水水静静地向今人述说着塞罕坝人的夙愿,它们如史诗般承载着塞罕坝人吞吐风云的气概。看到这些,谁能不由衷赞叹塞罕坝人那种倾情荒野、初衷不改、青山鸣趣、征途不歇的豪迈气概呢!
《小楼连苑·塞罕坝印象》一词,写得风起云涌,百转千回。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小桥流水的秀美。“北控山川”,“南拱京师门户”,写出塞北地貌的不凡气势,一展北方的雄浑壮美。“林海浮云,丹霞染碧,草尖滴露”,又有江南的秀丽柔美。与当年荒漠之上风怒沙起的景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撼人心魄。“风霜几度”,“汗流如注”,塞罕坝人奋力拼搏,敢教日月换新天,从而成就了今天的塞外江南。“山明夙愿,水翻新曲”,山水为之动容,大地为之歌唱。最后表达塞罕坝人征途未歇,初衷不改,牢记使命的精神风貌,他们又踏上新的征程,创造新的辉煌。诗人用饱满的激情,细腻的笔触,热情讴歌了塞罕坝人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谱写了一曲塞外变江南、沙漠变绿洲的壮丽凯歌!(魏建浩)

诗作者简介:
薛维敏,中学高级教师,新疆博尔塔拉州电大客座教师。新疆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人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人100家》第五、第六卷主编。近年来,在《中华诗词》、《当代诗词》、《东坡赤壁诗词》等近百家诗词刊物上发表作品千余首。曾十多次在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奖。

点评者简介:
魏建浩,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于新疆博乐,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书法作者简介:
李景军,高级职称。退休前供职于石河子大学。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新疆诗词学会理事,石河子大学诗词学会副会长。多首诗作入编第一、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