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品丹青美术院,艺术领域创作者。

《老子》有曰“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绘事之道,非常道。传统绘画元素中的或工或写、或虚或实、或疏或密、或浓或淡,透过不同的材质和手法,都代表着不同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准确、生动传达着作品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也是画家自身的感悟和艺无止境追求的妙达。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画的玄妙、形妙、神妙,可谓之众妙,是谓领悟传承之道、独辟创新之妙。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实现了空前的进步和变革,当今之中国画坛风云幻变,也造就了大批优秀的画家以独特的艺术视野,精湛的笔墨语言,描绘时代精神的精妙巨作。再现了名山大川之雄伟、高士仕女之神韵、花鸟鸣翠之怡情,独树风标,卓尔不群,各得其妙。
将于2020年8月22日-25日在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举办的,“众妙之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邀约当今画坛活跃在一线的,具有代表性的100位名家,将思想之妙、创造之妙和绘画之妙融合于一体的精品力作汇聚一堂,共谱当今画坛时代风貌的华彩乐章!

冯远 |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荣誉主席


陈恩惠, 山西临猗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96年至1999年在陕西国画院创作研修班学习,曾师从于刘文西、胡明、王有政、赵益超、张明堂、郭全忠、马云、陈子林、刘永杰等。现为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咸阳市人物画研究会会长、咸阳市画院副院长、“师德先进个人”、 “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美在真情写精神
文 韬
绘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讲,东西方写实绘画是具有一定相通的。罗马大主教格列高利早就认为绘画是超越语言的书,是无字的圣经(当然是指宗教人物画),在传播教义上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是绘画功能论在西方早期绘画史上的观点。中国写实人物画真正的生命力,不光是其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更和它具有通俗亲民的传统基因使美与美的精神能够与大众共鸣分不开。

《岜沙儿女》 198x220cm

《春崔新芽》 140x160cm

《大红枣》 68x68cm
《好年好月》 200x220cm
读陈恩惠写实人物画,最为显著的感觉就是真实存在、情感亲近和缩短了的心理距离。萨特在评述贾珂梅悌绘画时曾说:保持着一种迷人的亲近感,奇怪的是当我后退时,她便向前;当我远远走开时,她仍像是离我很近要想走近是徒劳的,因为距离是无法穿越的。当然,这是萨特在印证自己关于存在主义观点。

《兰花花》 40x40cm

《苗家三月》 68x68cm

《母亲记忆》 180x200cm

那年那月200x200cm9
而中国写实人物画,象陈恩惠所描绘的普通人物,可以说追求画中存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审美对象与作者,形象表现与读者二元交合的感觉,而正是基于作品中这种氛围所产生的同一感和作者赋予作品的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真实和情感再塑。切实拉近了审美对象与读者的距离,实现了形象与欣赏之间的亲近感,。

《暖春》 68x68cm

《三月》 68x68cm

《山花》 48x36cm

《童年》 68x68cm
陈恩惠是率真和质朴的。他的绘画没有着意营造客观的距离感,而是将真情裹挟于笔墨,并借助笔墨表现突破仅限于关注的范畴来实现个人审美情趣的拓展。《知苦知甜》、《母与子》表露的就是作者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愫,而这种情感恰恰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这正是他作品打动人的地方。作品《清洁工》《教师》《大学生》等题材,表现普通人命运主题,是画家亲民情结的舒缓宣泄。这样的绘画语言,是一种基于西方造型和传统模写之间的思想写实、精神写实和情感写实,是一种基于自我审美再造的美的整合,大众应当是接受和能够真正交流的,中间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沟壑。

《咸阳古渡》 298x298cm
《新菓年年》 180x200cm

《燕燕》 68x68cm

《彝家风情》 68x68cm
刻画人物的精神,追求人性中最美的思想情感表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生活美的片段或符号,整合出一种具有艺术真实的审美典型形象,来构建一种自我艺术精神存在,达成审美层面的创作独立性。作品《女儿》、《关中汉》、《陕北婆姨》、《关中妇女》表现的都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在为这些人物造型中,他大量运用中国画线描技巧,以线造型,以墨渲染,在肢体语言之上表述人的心理语言,真实探索表现人物心灵境界的美,探索社会生活、典型环境与人物精神的和谐,烘托表现出人物的生活状态。将农夫的沧桑,母性的慈祥,女孩的稚嫩纯真,用典雅凝重的笔墨留存。作品《山妞》、《草垛》、《春催新芽》、《山坡坡》等将山里儿童的生存状况、生活环境画面告知,而告知的内涵是这里孩子的精神世界乐观健康,一样憧憬美好的明天。在作品《远山》《永恒的召唤》《红棉袄》中,表现的又是一种人性的善与虔诚。这样的写实画家,我以为比那些追求个性抒发、以抽象状态表述一切的笔墨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清楚。

《二妮》 68x138cm

《梨园记事.母与子》 136x68cm

《梨园记事.新秀》 136x68cm

《守望幸福》 200x98cm
陈恩惠,质朴谦和。于艺术追求真,挖掘善,表现美,而最美的是一颗画人画己之心,这种表现不同人精神命运生活的审美存在,正是陈恩惠个人心地纯正追求笔墨个性创新的自然流溢。

《五朵金花》 198x98cm

《乡镇小集》 200x98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