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泪如雨
作者:秋水伊人
2019年11月19日晚饭后,我照例拿起吕剑先生的《我的童少年时代》,从《编辑说明》开始看起。期鹏在《编辑说明》里这样说:“今年7月9日,我又一次到北京玉桃园银岭老年公寓拜访了吕剑先生,那个时候,我编撰的《吴伯箫书影录》已基本完成,很想请吕剑先生为之题写书名。同时,我带去了编撰《吕剑书影录》时搜集到的吕剑先生的十几本著作,请他签名,我想长久地珍藏下去。”
期鹏当时还说:说实在的,当时他的心里也是很有些忐忑的,因为吕剑先生已经94岁高龄,又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和其他一些老年病,行动极为不便,非常困难,思维也不那么清晰了。让吕剑老先生做这些事情,期鹏真有些于心不忍。但期鹏又想:作为一个和吴伯箫先生同时代的诗人、作家,又作为吴伯箫先生的莱芜老乡,给《吴伯箫书影录》题写书名,恐怕非吕剑先生莫属了!另外请他在自己的著作上题签,将来保存到莱芜的图书馆或者其他别的合适的地方,对家乡的人来说,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激励。于是,期鹏也就不顾吕老年高体弱,贸然前去打扰了!
“拜访的结果,自然是大家都能够想象到的,吕剑先生和他的夫人赵宗钰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吕老不仅为我带去的书籍一一签名,一一盖上他的名章和“一剑”的闲章,而且答应尽快题写《吴伯箫书影录》的书名(这个书名很快就寄给我了,吕老在赵宗钰先生的帮助下,一共写了六幅,说是供我挑选,可见两位老人的用心),这让我十分感动。我知道,这既是吕剑先生和赵宗钰先生对我这等晚辈的后生的关心、提携,更是他们对文学的痴情、对伯箫先生的尊重和对家乡的挚爱。这是家乡人民应该永远记住的。”
就在期鹏的这次拜访之中,赵宗钰先生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了一个有些破旧的牛皮纸大信封,她说:里面装着吕剑先生的最后一部诗集《我的童少年时代》的诗稿,多年来一直没有印行的机会。两位老人殷切希望期鹏能从中挑选出一些,在家乡的报刊上发表一下就好了。期鹏当场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已经有多处破损的信封,轻轻地抽出里面的一摞稿件,大概有七八十页的样子,有手稿,也有已经发表的诗作的剪贴稿,不过非常凌乱。但粗粗一翻,内容极为集中,全部都是回忆自己的童少年时代,回忆家乡的诗作。或者简洁地说,这是一本写给自己,写给家乡的诗集。期鹏当时如获至宝。
期鹏看着两位老人充满期待的眼神,当即向他们表示,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它印出来,这下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太出乎意料了,吕老语句有些含混地说:“还没有完全整理好!”赵老则一连声地说:“不用那么麻烦,挑几篇发一下就行了!”期鹏大声地告诉他们:“我回去一定会好好整理,一定会把它印出来的!因为这是写给家乡的书啊!”当然期鹏在向两位老人表态时,心里还是有些底气的,因为他知道莱芜的领导,尤其是宣传文化和广播电视部门的领导,对莱芜文化建设极为重视!
看到这里,不知不觉我的眼睛竟有些湿润了,眼里竟有泪珠儿落下,我不知怎么了?是为九十四岁高龄的吕剑先生一口气给期鹏题写《吴伯箫书影录》六遍?还是为赵宗钰先生那一连声的“不用这么麻烦,挑几篇发一下就行了!”的叮嘱?还是为期鹏和两位老人只有一面之缘,拿到吕剑先生的书稿却如获至宝,并当场拍板:“一定会好好地整理,一定会把它印出来的”那种底气十足。反正我不知怎么了?眼睛里就是有泪珠闪烁!为了验证,我又从头把期鹏的《编辑说明》看了一遍,到了期鹏向两位老人当场答应的地方,我的眼泪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真的不知怎么了?
期鹏在把吕剑先生的《我的童少年时代》编排出来之后,觉得还是单薄了一些,于是遍查吕剑先生已出版的诗文集,共找到他描写和回忆故乡的新体诗二十五首,旧体诗七首,分别为附辑一,附辑二编入书中。这样吕剑先生的故乡诗作大概就比较完备了,诗人那些洋溢着浓浓乡情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看到这里,我想你也会有些感动吧!
在《编辑说明》的最后期鹏说:“其实,编辑吕剑先生《我的童少年时代》虽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事过之后回头一看,所有的艰辛,都已变成了美丽的风景和永远的纪念。”这就是期鹏。一个时不时就能感动到你流泪的作家、评论家、藏书家兼学者。在你阅读他的文字,或者了解了他和夫人凤珍为那些学者、高人制作一本一本书影录、建立一个一个文学馆时所付出的一切,真的会不知不觉泪如雨!
秋水伊人,原名亓玉玲,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教学之余喜欢唱歌、跳舞、旅行,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原莱芜市作家协会会员,原莱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中国作家网》等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事迹收入《东方创业者》、《中华之魂》、《光辉岁月》、《山东教育报》等。出版个人散文专辑《秋水涓流》和评论集《许庆胜人品文品研究》。《秋水涓流》获原莱芜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诗评《文学创作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2018.第11届“毛泽东颂”诗歌朗诵会暨征稿评选活动中,荣获“第四届屈原.蔡丽双杯杰出诗歌评论家”。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