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二十)
文/张涵(韵娘··吉妮)

20.为过政审四处写信,力保公职八方求人
大哥有个耿姓朋友,曾到机场来看望过我,并曾让我有事找他。现在我有事了,于是给他一信。
他很快回信。
立新小妹:你好。
来信收到,内容尽知。
在我上次从你处回来后当即就给了你一封信,上面有张利民的地址、张发祥的详细地址及电话号码,上面写的极为详细,当时不知你收到没有,没有来信,故甚挂念。
你知道,我的生活是以乱为主的。今次你来信索策,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张发祥的地址和电话已经再也寻找不到了,只能提供一点线索,你可去经二路西首老邮电招待所“济——淄电缆指挥部”寻张发祥即可。若是打听不到,可以去山东邮电管理局基建科打听……
我已经将你的所有情况都告诉了他,他已经记下了你的名字,只是麻烦你亲自跑一趟找找他即可。张店处我基本没有办法,除去尽量安排到邮电局,(但)与其来张店邮电局就不如留在济南了……

我有一个意见,假如实在没有理想地方可去,你不妨先留校待一段时间再说这样可以两步并做一步走……
我与潘达星期六(本月26)去上海送电影剧本……
另外,若你与张发祥联系后觉得不理想,不妨去找一下我的那个老师,她在济南五中英语教研组,名字叫王一清,我也曾向她介绍过你的情况,她在一些图书馆或报社里有认识的。你可去商议一下,让她再指给你另外一些人魁。若实在各处都不理想,便不妨留在学校里待一段,千万不要盲目转移,体育院校是万万去不得的……”
捧着耿大哥这么文艺范的来信,咀嚼着里面"索策"、"人魁"这样的高词,我几乎暂时忘却了工作难找的烦恼。
去市里找人要等到周末,所以我现在有空,可惜平复一下读信给我带来的激动情绪,总结整理一下信里的意思:
一,因为生活够乱所以他上次写给我的地址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而他颇为以乱为豪;二,耿大哥果然高人一个,张店、济南都有门路,所交朋友都有职位;三,是个青年九个文艺,九个文艺八个编剧。去上海送剧本,耿大哥这个文艺大青年的自由率性令我这个文艺小青年无比羡慕;四,与其去张店不如留济南;五,虽然体委系统内部调动相对容易,但山东体育学院形象很差千万别去;六,如果去处都不理想,我应留在航校再待一段。

成功总结归纳出这重要的几条,我往下看第三页。不料,生活以乱为主的耿大哥,又把地址找出来了!
立新你真有福气,我竟又忆起了此地址的清单放到了何处,现抄与你。通讯地址是:济南二大马路纬六路济淄电缆指挥部。电话有两个,一个是你的,一个是他的,你留下一个,另一个便可打给张发祥(我已经搞不清这两个号码哪个是你的哪个是他的)。号码:43756,35462……
说真的,要不是耿大哥这封信,我还真不记得当时我们机场的电话了。我怀旧,能够找回早年生活的任何痕迹,都会令我伤感着欣慰并欣慰着伤感,且这种既相互矛盾又和谐共处矛盾感觉所带来的幸福的程度一般都与记忆中当年的简陋和艰苦成正比。
坦率说,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否专程去市里拜访过耿大哥的两位朋友,但信是肯定写过的,因为,那位张发祥大哥或大叔的来信至今还在。
立新:我在12日就出发(山东话,出差都叫出发)到淄川去了,28日回来以后才看到你的信,因此没有及时回信,使你久等了,实感抱歉。关于你的工作问题,我到省局找有关同志了解了下情况。当前,邮电部门既没有招工任务,也没有增援指标,没法解决。最好是通过你校领导与省劳动局或济南市劳动局按(安)排解决。离开劳动部门是不好办的。我原在淄博市工作,在济南人地两生,特别劳动部门没有认识人,实在帮不上忙,确实是无能为力了,希多谅解吧!在问题没有解决前,希望你还是安心工作,耐心等待,请求学校领导上设法帮助解决……

看完这封信,我又有三条读后感:一,现在不是张店邮电局去不了而是整个山东省邮电局都进不去了;二,我的退役转业可能还是要走劳动局;三,耿大哥这位身处省城的高端朋友济南市劳动局也没有人。
两封信,就一个意思:我的工作,他们什么也帮不了。
连耿大哥这样都已经“往上海送过剧本”的有为文艺青年都帮不上忙,他有头有脸有里有面的邮局中层也使不上劲,我就更不能像之前靠看杂志抄唐诗等结果了!我必须采取措施,赶快退役,开始复习。
急出一身冷汗,我想到了辞职。
那个年代,中华大帝有个重要概念叫作“正当职业”。有单位,你就有“正当职业”;没单位,你就是“无业游民”。所有正当公民的一切正当活动都得经过单位同意,经由单位介绍,交由组织安排,接受组织监督。所以,有“单位”,你可能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单位,你就是车到山前也没有路。所以,你可以没有别的,但万不能没有“单位”。

主动辞职或自行离职,意味着我就将失去单位,我可能又要像当年因为挣不出工分而跟母亲和小哥一起被忍无可忍的贫下中农热烈欢送离开小寨回到城里那样,成为没有户口、所以没有“粮本”又所以没有定粮的“黑人”,靠吃难以消化的高粱玉米窝头过活。
先生存后发展。饭都没了,还考大学?!
“再说买书、报名,也都得钱啊!”郑莉这样劝我。
她说的对,我还真不能辞职。我得强迫自己耐心等待,等着各级领导为我做出安排,给我弄个“正当职业”。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三家顶级中国大学全职教师/兼职教授,CPC、NP、UDI、JDC、JDC-SOUTHERN等五家特大跨国外企职业高管/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工商管理及英语培训首席专家/首席讲授,专职写作者(《全球通用【张涵英语】速成宝典》、张涵自传《痴情地活过这个残酷的世界》《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奥帆赛主题曲《我们航行》(词曲唱)获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优秀歌曲大奖、《中华在崛起》(词曲唱)一月网转超过千万并被各大音乐网站收录,《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