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凤冠山
文/会会
久闻道南山深处,有一国家3A级风景区,名曰凤冠山,地处素有中国南北分水岭之称的秦岭腹地商洛市丹凤县。
好多年了,我一直错误地以为丹凤县的取名是源自大有名气的丹凤酒。8月15、16日参加了陕西散文学会、《作家摇篮》杂志社、古西楼书屋共同举行的丹凤凤冠山采风活动,虚心聆听了博学多识的导游姑娘的讲解后,我方才知晓原来丹凤县是因其“襟带丹江水,枕依凤冠山”而得名,凤冠山素有丹凤县之屏障之说。
据说凤冠山海拔861米,一看这个数字,很多人会在不知此山之所以然的情况下误把它看作不过一座小山而已。15日下午,抵达凤冠山西南方位的金凤凰酒店,站在窗前遥望地处丹凤县城北并不显得异常伟岸的凤冠山,我又何尝不曾小瞧这座山呢!
亲临凤冠山,真切感知了这座山里所深藏的我一直以来并不了解的博深文化内涵彻底颠覆了我对凤冠山浅薄的认识。
“县城北面,有一座巍峨参差的山峰——凤冠山,山体色赤,状若鸡冠,似雄鸡昂首欲鸣,当地人亦称鸡冠山。” 这是观其形而言之,此描述可谓极其准确到位。观山如阅人,不可以貌取之,还是得要去透彻地领悟深藏于其表象之下精神一隅里的灵魂之所在。
凤冠山系丹凤县城主山,素有“山城之父”、“闹市幽境”之誉。常言道“看景不如听景”,未来之前,我一直在质疑,凤冠山真如传说中那般神奇深奥吗?
亲临此地,这里一步一景、一景一画,步移景换、目不暇接,奇峰怪石,随处可见。“睡美人”、“猴头峰”、“神龟”、“擎天柱”、“沉香试斧石”、“冠山神猿”等奇异景观更是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久居城市深处,看惯了车水马龙的拥挤,听惯了熙熙攘攘的喧嚣,此次前来凤冠山,让我大开眼界,默然惊叹原来家乡商洛大山深处竟然果真有如此这般静谧神奇的旅游胜地,只是自己之前一直从不曾来过。
攀登凤冠山,我对其最深切的认识是冠山上的台阶异常的多,尤其通往山上第一个洞窟——土地洞的台阶几乎陡峭到与地面近乎垂直的角度。后半部分的台阶,我是转身90度,保持脚板与台阶平行的走姿完成跋涉的。其次冠山十二洞,洞洞有神灵。(我是一个对名字和数字特敏感的人,凤冠山上的十二个洞窟和一亭我全记住了:土地洞、关帝洞、文昌洞、财神洞、佛爷洞、娘娘洞、老君洞、二仙洞、药王洞、紫阳洞、挂瓢洞、玉皇洞、望江亭,十二个洞窟,其塑像浮雕惟妙惟肖,巧夺天工,隐藏儒、道、佛三教玄机)。从小到大,也曾登上过好多座山,唯有凤冠山最有仙气,就连下山路径也是与众不同,竟然会走下上下的路线,尤其踏寻最后两个地处悬崖峭壁上的洞窟,那场面简直万般惊险。所以会有人说:攀游凤冠山,一是登山看景,二是入洞求神,三是攀岩探险。
听导游小姑娘说,从丹凤县走出来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当年曾经亲临有文曲星浮雕的那口洞窟烧香拜佛,神仙显灵了,贾平凹后来果真成名了。“作为一位作家,文曲星你们最该叩拜了。” 在导游姑娘的启迪下,我虔诚地对着文曲星雕塑磕头作揖了。
走进“男仙手执荷花,女仙手捧圆盒,取和谐合好之意,象征夫妻恩爱。月老牵红绳,千里姻缘一线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更是凄美爱情的典范。欲择偶,二仙洞里走!定能好梦得圆,白头偕老。”的彩绘雕刻二仙洞,我诚恳建议古西楼书屋的九零后年轻才俊编辑小麦子“这里,最该拍摄留念的就数你了,小麦子。” 我的言外美意,小麦子心领神会地欣然接受了,“啪啪啪”,二仙洞里留下了小麦子与神仙眷侣精彩的合影。都说“头顶三尺有神灵”,我默默期许游完凤冠山,返回大美西安,神佛就会把心仪的姑娘领去小麦子的身边与他相会。
且说攀岩探险,我应该算是登山队伍里胆儿最大、腿脚最麻利的一个,上山时我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位,比导游蹦哒的还快。通往山顶的那条窄道,蜿蜒曲折,双环紧扣的铁锁链被牢牢地系在道旁两边一米多高的木桩护栏上。大伙儿还都在走势陡峭的足足有上百个石阶的便道下平地处歇息,我独自一人一口气登上了通往山顶的玉皇洞下的平台处。看着旅友们还不见有一个人影上来,我慢悠悠地钻进了玉皇洞,弯下膝盖,虔诚地跪在铺在地上的圆形绣花跪垫上,面超玉皇大帝轻轻三作揖、三叩首,虔诚朝拜我国民间信仰中地位最高的主神玉皇大帝,默默向神灵立下保证“会会一定会做个不祸害他人和社会的人,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谦卑女子!”
大约一刻功夫以后,被汗水浸湿了前心和后背的短袖已经被山顶的阵阵凉风吹干了,大伙们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从半山腰陆陆续续爬到了凉风飒爽的玉皇洞下的平台处坐下来歇息,此处是个拍摄好场地。商洛市散文学会鱼鹏副主席为人谦和,挺友好地与我打了招呼,他说话幽默风趣,闲聊中得知我们原来同是商州老乡,于是倍感亲切。后来陕西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老师也上到了平台处,大家伙热情洋溢地聚拢在德高望重的陈会长周围摄影留念。鱼鹏主席建议我跟陈会长老师合影,他想着我可能是初识陈会长,我告诉他七月份在古西楼书屋的端午节征文颁奖典礼上,已经见到过陈会长老师了。陈会长特别会夸人,他告诉鱼鹏主席“会会很精通网络新媒体!”,听的我惊呆了,其实我只不过是能做点视频而已,但是我明白陈会长老师是在给予我赞许与鼓励。商洛市散文学会杨贤博副主席一直手握手机,忙着给帅哥美女们拍摄美照,还一边讲着风趣的笑话,他直言不讳地开着玩笑“给美女们拍照,我是认真的!”,话音刚落,逗的大家伙哈哈大笑。玩笑归玩笑,其实杨贤博主席是个挺热心又极会照顾人的男士。下山途中,他沿路一直在找一根适合做拐杖用的树棍,《长安约读》栏目的高个儿金牌美女主播李慧女士手中后来一直拄着的木棍拐杖就是杨贤博主席给物色并捣制的。
我是个超级热爱摄影的人,被同样热爱摄影的来自西安市第八中学的美女副校长耿箖新文友给我拍了好几张令我很是满意的短裙大长腿美照,我的心里甭提有多乐了!
通往望江亭的那一段路地处山顶之上较平直的地段,在一块心形平面大圆石上,好友小朝子、张琳、李慧、白玉隐、陈会长等几位老师都体验和展示了屈膝盘坐、修炼成仙的别样感受!这样的情景真是拍摄的绝佳镜头,大家伙拍摄的热情胜似初秋八月里热乎乎的温度,别样拍摄让大家伙儿心情美妙到几乎忘却了本该快快下山的要务。孙亚玲美女老师终于发话了“谁再拍,一会儿下山后自己搭出租过去找团队集合!” 一呼即应,收起手中的手机,大家在孙亚玲老师的率领下又说又笑地开始踏上了下山的漫漫征程。
游览凤冠山,一路跋涉,纵然头顶着初秋如夏的骄阳,火辣辣的的炙烤,大汗淋漓,但那种激进于心底的攀岩探险精神却无比的铿锵有力。亲眼目睹了这里海拔近千米,山势千峦嵯峨、参差嶙峋、危岩凌空、峭削耸拔、险峻挺秀,心里难免对凤冠山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景区相结合的独道深刻内涵心生几份思量和敬意,赐予它鬼斧神工和巧夺天工之美誉一点都不为过分。说到这里,我想夸赞一个人,数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投资巨款一心痴念着将凤冠山风景区当孩子一般潜心经营、提升打造的雷明君先生,他是丹凤县金凤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凤冠山景区董事长,雷先生的创业理念及思维格局顺应了社会文旅事业发展的需求,他一直心系着何以使凤冠山终将会成为名遍全国的旅游亮点、使其成为颇有特色的景区,他一直坚持选择一项做到位的企业家的钻干精神令人称赞。
凤冠山,承载着承旧求新的变更使命,据《直隶商州总志》记载,北宋“道教南派初祖”张紫阳曾在鸡冠山洞窟羽化成仙。后人便依张紫阳“三教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一系列民间喜闻乐见的神仙,并将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
世上本无仙,所谓仙,他们定是后人对修炼到超凡脱俗境界、让人对其充满崇拜敬仰、铭记模仿的灵魂之巅和精神寄托、被赋予了仙气的先人的化身!听说凤冠山若遇雨烟岚幻化,尤见神韵,神秘无比。
既然是来登山看景,我们登山沿途中总是有少不了不停拍摄的情景,而且旅游团里的专业摄影师大有人在。旅友们的手机被按下快门、发出咔擦咔擦的声响是登山跋涉旅途中自始至终最频频此起彼伏的事情。哈哈,颜值颇高的美女帅哥的入镜率能低的了吗?游旅队伍的战线拉的好长好长,浩浩荡荡,求神拜佛、大家伙攀岩探险、稍坐歇息、又说又笑、累着并快乐着的镜头画面怎容被错过!旅友们一路从山底拍到山顶,从山顶再拍回山底。我最喜好把女子们拍的面若桃花、肤如凝脂,也热衷于拍天拍地、拍山拍水!给丹凤电视台靓丽主持人张琳捕捉到的站立在山顶一块心形圆石上高举双臂、金鸡独立、笑靥如花的倩照得到了她心悦诚服地赞许。张琳嬉笑着说“刚才那个老师给我拍的照片,我让他发给我,他说要收费,你拍的也这么好。嘿嘿,我就不必给他付费要照片了!” 然后她向我打听那位给她拍摄了好些美照的男老师的大名,我压低声音,悄悄告诉了她想要的答案,也补充了一句“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摄影师,我只是个摄影爱好者,他跟你开玩笑的,不会收费的,你长的太标致了,他把你当作摄影模特了,嘿嘿!所以他一般不喜欢让别人拍他,因为瞧不上别人的拍摄手艺!” 作为一名电视台的资深美女主持人,能有如此这般的童真可爱之气,着实惹人喜欢。后来采风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陕西著名作家采风活动交流座谈会由丹凤县电视台主持人张琳主持,她在发言词里明确了采风活动是为了引领作家朋友们亲临大自然,体验攀登凤冠山之苦乐,激发作家朋友们的写作灵感,促使作家们力争创出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创新的上成作品。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老师针对此次采风活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散文是红酒,红酒的故乡是丹凤,丹凤葡萄酒集西洋之似火风情与东方之优雅神秘于一身,上承秦皇遗风,琼浆御酿,绝世珍藏;下传百年兴盛,佳酿回转,顾影留香。让散文回到故乡,并细品山河水,丹凤的山水最值得作家朋友们细心琢磨。
为期两天的“凤冠山景区作家采风” 活动奔着文学而来,又回到了文学创作里去。
每参加一次活动,总会给人提供对老朋友更深刻了解的机会,参与本次采风活动让我真切地看到了在我的认识中一直总是容貌清丽、优雅大方、知性睿智、通诗书才名远扬的陕西散文学会创联办主任、《作家摇篮》主编孙亚玲老师的担当与真诚。古西楼书屋董事长、《作家摇篮》副主编苏范朋女士激发作家朋友们书写健康精神文化的社会价值观、心系文旅事业的雄心与抱负。还有作家摇篮责任编辑五十玫瑰女士对文学事业满腔热情、和蔼可亲的笑容,等等等等。旅游团队里才貌双全、优秀出色的女子简直颇多。当然,男精英编导作家也是枚不胜举。参加本次采风活动,除过新结识了一些可爱可敬的新面孔,更是沐浴感受了陕西散文学会团队融洽和谐、相提相携、开拓创新的团队氛围!
我自幼在商洛山里长大,骨子里总是离不了那一座座起伏连绵的大山。商洛山,就是我的根,凤冠山上住着的仙就是我的神,儒、道、佛三教所传承的崇尚真善美的思想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人,是要有一些追求的,行千里路越万仞山以后,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诚恳质朴的源头活水。
其实,每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山,登己之高望远之志、求灵魂纯净于世,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坚持坚守!

作者简介:
会会,原名李会锋,女,70年代生于陕西商州,供职于商州某中学,商洛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商洛日报》以及其他新媒体。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