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浑南之夜•秋之卷(之三十五)
作者:才斗
时间:2020年8月16日末伏第二天黄昏。
地点:沈阳市浑南区中山公园荷花池~音乐喷泉~夜市。
主题:浑南区作协采风文化长廊。
接到邀请,第一时间翻书,重温了宋代•周敦颐著的《爱莲说》,阅读了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是诗人赠给我的礼物。

我是不是应该带点什么礼物回馈诗人笔下的荷花呢?思来想去,还是带着《疑问》的礼物婉约夜市依偎荷花旁。谁能帮助我解读脑海里生长出来的几个礼物呢:
为什么夜市与文化,会选择在荷花池?
夜市与荷花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词语,为什么会成为相互依赖的载体,构建浑南之夏?

是不是创意者找到了荷花文化的秘籍,给市场带来了商机……
礼物,无疑是由荷花担当评委解读的,而不是一个传说。你有一颗真实的、干净的身心。成为一种花开不败的物种,即使凋零了,也会扎根灵魂深处。不单是从欣赏的视角去思维而微澜池水湾。而是令人向往、遵循,执着的一种意念而富有生命价值,亦是我膜拜的一种圣洁。
写你的文字太多,如果没有新的立意,写多少都是一个模式了。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想象的空间,写出来也是枯燥无味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夜市,有了音乐、有了文化。浑南大手笔的文化长廊,由南向北(此次采风路线)。
沿着这样的脉络、思维路线,视线里的景致活跃了。那就是:荷花池旁有了经济,经济之花在荷的枝头绽放。淡雅于清香、温度于馨香。

莲藕、莲子、荷叶、荷花……在水里长高、结果、芬芳了一池艳丽。在“出淤泥而不染”的词语里,在浑南之夜风骚一曲。
夜市、品种、顾客、商人……与荷花香叶为伴,叶上经营。在没有污染、干净的日子,留下一个时段、灵活而悲喜度相依的故事。

无疑是由夜市文化担当解读的,与人海茫茫相约。奇迹,在若大的舞台,商品交流。寓意,亦是张贴一张广告,夜市居住的地方,所有一切都是绿色的。创业者选择了与荷花为背景的舞台,是一种理念攀升,复苏一方经济。荷花鼓舞了创业者,创业者依赖荷花的魅力收入。于是,我想起了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马丁•赫肯斯。荷兰好声音富有磁性的音质,倾情演绎的一首世界名曲《你鼓舞了我》。
歌词唱道:“你鼓舞了我,能站在群山顶端,让我走过狂风暴雨的海,当我靠在你肩上时,我是坚强的,让我超越了自己……”
歌声的词语是世界的,也是浑南的。经历过疫情灾难的人们,没有怨天尤人。用自己体内流过的血,书写了自己超越自己的歌谣。
是的,夜市依偎荷花旁,站在荷花肩膀,扛起了生活。干净,成了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或许这是荷花旁的经济,给荷花涂抹了最光鲜的浓重一笔。也就是说荷花是有生命力量的。

这是百姓向往美好、向上的力量,摆脱暂时贫困、战胜任何灾难的力量,骨头坚硬支撑富庶的力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若大阑珊,食客茫茫。美酒佳肴,惬意其中。造型美观、气势恢宏的舞台。霓虹闪烁,唯美摇滚乐,在浑南之夜唱响。这是塞外江南吗?北望浑河,南望荷花。这是北方的夜上海吗?浑南之夏,留给世界一部真实、富有硬度的史记。

回眸南端,惊喜于美不胜收。音乐喷泉,流光溢彩。10几米水、光柱(凭感觉),与天接壤。芙蓉花开的喷泉画面,正与诗人王昌龄的诗句:“芙蓉向脸两边开”相吻合。有了荷花音乐与夜市文化相吻合,还有非分之想吗?曾经梦想过遥远西湖的泉,洛阳的泉,在今夜实现了。就在古老的盛京,欣赏家门口的泉。就在一座浑南新城,阅读色彩斑斓的音乐喷泉。乐哉、美哉……

美丽、高雅、富庶的荷花池~音乐喷泉~夜市。三点一线,就这样婀娜多姿、血性的站在大浑南的土地、中山公园中轴之上……
我真的醉了,写了一辈子的文字,此时语言匮乏了。只有感情与浑南缠缠绵绵,只有一腔热血与浑南一起流淌了。

图片来自作者,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才玉书。笔名:才斗。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喜欢在文字上行走。拉长瘦影。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