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写好诗词并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开启中国诗词创作“藏头步韵”的先河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诗人韩明华点滴努力做到了,而且还在努力着。对待创作者的每一件作品,都应该去尊重,去欣赏,而不是随意评头论足。诗人韩明华的每一首诗词,都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足迹,看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要懂得诗人的作品,就要走近诗人虚心地沟通学习。
“藏头步韵”是诗词创作难度最大且具有战斗力的体式。其如同戴着鐐铐在牢笼里起舞和窄巷行车,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作品才能流畅,天衣无缝,否则凑字、凑韵、出律,词不达意是在所难免的。

虞美人
石花洞
(藏头步韵)
韩明华
潜真洞里,钟乳奇观,琳琅满目。灯光五彩,明灭有致,宛若仙境。
五光十色千千缕,
彩绘毛毛雨。
斓斒石幔悦春归,
斑鬓惊奇天造瀑流飞。
如斯玉笋擎天绣,
同比诗清瘦。
仙居洞壁两栖鸦,
境物奇观无不赞石花。
一九九八年十月
(藏头的文字)
五彩斓斒 如同仙境
【注释】
(1)石花洞 在北京房山区,因洞内有自然形成的各类精巧的石花而得名。规模之大,景物之奇,堪称华北岩溶之最。溶洞共有六层,总长3000多米,自然景观玲珑剔透,华彩多姿。石花的类型很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滯水沉淀形成的高大洁白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槽、石坝、石梯田等;有渗透水、飞溅水、毛细水沉淀形成的奇特美丽的石花、石枝、卷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
(2)潜真洞 即石花洞。明朝广发法师于1446年云游到此发现并命名。
(3)钟乳 即石钟乳。溶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与石笋上下相对,由碳酸钙逐渐从水中析出积聚而成。也叫钟乳石。
(4)斓煸 色彩错杂鲜明。
(5)石幔 含有碳酸钙的渗流水,沿溶洞壁或傾斜的洞顶沉淀成层状的堆积,因形如布幔而得名。也称石帘和石帷幕。
(6)天造 自然生成的,对人为而言。
(7)玉笋擎天 石花洞有六个展厅。第二展厅中耸立的一根石笋高达38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擎天柱。
(陈亮原韵)
东风浩荡轻云缕,
时送潇潇雨。
水边画榭燕新归,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
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作者简介:
韩明华,1944年生于山东荣成,曾任《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医药养生保健报》和《保健时报》编辑、记者。
《西窗夜话》《景山放歌》《韩明华诗词》和《掩卷心语》是其先后问世的四部著作。
《韩明华诗词》是其60年的诗词创作,共遴选了251首。题材广泛,情感真挚。有其跋涉奋斗的足迹和漂泊流浪的惆怅;有共和国历经的凄风苦雨和振兴腾飞的豪迈。
《韩明华诗词》采用现代汉语音韵,格律严谨。《七律.长城感怀》《水调歌头.游西堤》等8首诗词,在“中国梦之歌---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华鼎奖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诗词精英奖。
一九八〇年,韩明华开启了中国诗词创作“藏头步韵”的先河。
二〇〇六年,韩明华将《岳阳楼记》谱曲,演唱,史无前例。
韩明华
电话13661091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