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十八)
文/张涵(韵娘·吉妮)
18.工人阶级”突然变卦,“领导一切”成为泡影
虽然“费眼、三班倒、睡不够觉”等劣势让我立刻奔赴机床四厂的热情暂时降温,但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别无选择又时不我待,我一连几日反复暗想:上面那些问题,我都可以学父亲厂里的叔叔阿姨,跟同事们换班解决。
经过几天的自我说服,我还真的逐渐习惯了“济南机床四厂车工女学徒或学徒女车工”这一崭新身份,甚至开始有了一点成为“工人阶级”以便“领导一切”的豪迈和渴望,我甚至开始凭借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熟练操作着铁屑纷飞的车床加工各种机器零件的生动画面。
“实在不行,第一年我全力工作做出成绩,第二年再请领导照顾给我换成常白班,再不行高考之前请个长假!”我告诉郑莉,信心满满。
“那你什么时候报到?”郑莉提个具体问题。
“哎,对啊,我什么时候报到啊,怎么没人通知我呢?”
“要我说呢,你还是应该现在就去问问科长,看看是谁帮你联系机床四厂的,请他帮忙再跟厂里说说,给你安排一个长白班的工作。你可以帮他们带篮球队啊!”

“是吭?”我深受启发。除了问清机床四厂的地理位置,我还应该请科长转告那位主动帮我的恩人,篮球、田径、乒乓球,唱歌、跳舞、演节目,朗读、播音、出板报,硬笔书法各种字体,就没有我不会做的,我完全可以为机床四厂的文体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呢!
“问上一句,万一行呢?对吧?”我燃起希望。
晚饭桌上,宋科长不慌不忙的一句话,把我终于打好的自我推销腹稿一下全都挡了回去。
“人家机床四厂突然变卦,不要人了!”
什么?!一个国营企业,这么大的事情,说变卦就变卦,说不要就不要了?!也就是说,那个莫名其妙突然降临的“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身份在我反复自劝才终于习惯之后突然之间又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了?!
“为什么?!”我问,忍住内心的激动和愤怒。
“现在工厂效益都不行,人家自己都在裁人呢,你既不会开车床又不会修机器,人家要你这闲人干什么呀?!”
“对啊,人家要你这闲人干什么呀?!”坐在他一侧的任教练笑嘻嘻地,跟着重复和强调了一句。

啊,我才十八,什么都还没干,就成“闲人”了?!
可能正是因为我在内心非常清楚自己一旦高考失败就将真的成为“闲人’,这话才给我这么大刺激。
“那,那位主动帮我联系了工作的人是谁?”
“人家一心要做无名英雄,不让透露他的尊姓大名。”宋科长答,与任教练相视一笑,给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你也可以让家里帮着联系联系,看能不能回去工作。”
就是说,我当年拒听所有反对意见,义无反顾地到省城跳伞,折腾了好几年,除了两大事故一身伤病,一点正经名堂没弄出来,最后还要被迫灰溜溜地回去了?!
毫无社会经验的我当然不知,其实,所谓的机床四厂,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某些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人揣摩领导意图而凭空编造的一个试探性谎言。他们向我推出这么一个规模小、条件差、不知所处何方、也绝不会有人肯去的假想“单位”,不为别的,只为让我知难而退,一举挫败我退役的决心。
只是,这点,我当时不知。
而且,这段时间,因为退役、买书、寄信、收信,高科已经基本暴露,我和他的事已经不算新闻。

“嘴里大声喊着高考,人却偷偷搞上了对象!”
“就是,少年维特都已经烦恼了,还说什么考大学?!”
那个时候,体委各级单位跟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统一订了“两报一刊”外加一本《中国青年》《航空知识》等杂志,所以大家读到的都是同样的新闻,也所以,之前哪个报刊上提到过的那本外国人写的什么《少年维特之烦恼》,一夜之间妇孺皆知。
谈上恋爱就不能复习高考了吗?谈上恋爱就人生到头不能进步了吗?我怎么不这么觉得?我怎么觉得真正美好的爱情应该会鼓舞和鞭策人更快更好地学习和进步?当然,我这是说真正美好的爱情,不是说我……
“虽然体委已经批了,但退役手续还没办,纪律处分还来得及——杀一儆百嘛!”有人提议。

是的,体委虽然批了,但我并没看到正式文件,退役手续更是没办,机床四厂一场乌龙,我今后的生存没有着落,自己人地两生找不到工作,父母家人更是束手无策……如果我改弦易辙留在伞队,想必处分不能逃脱。事到如今,我想,我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但,可怕的是,朦朦胧胧当中,四肢不很发达且头脑一直简单的我突然隐约感到,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正试图操纵我的人生,主宰我的命运!而且,正如刘队长所说,万一考不上,我当年的大胆弃学和现在的执着退役以及美名远扬的“三啃一拿”都将成为航校同事餐前饭后的谈资笑料和母校老师教书育人的反面教材,连当年选我入队和现在默许我退役的他都会被人笑掉大牙!
伞队门前,固定在四棵大树上的巨大垫布,一头楔入水房墙体一头绑在树上的自制单杠,悬挂在几棵大树之间的一排吊架,吊架南侧那个刚刚架起不久的排球网,还有西边靠墙的男女厕所和厕所南边那座高高的圆柱形水塔,被黑蓝色天空的背景衬着,像铁铸的雕塑。
我站在黑暗里,前后左右无望而迷茫地四处看着。本来我就是前途未卜,现在更成了进退两难。
晚风将大哥无数句哲理中的那一句再次送到我的耳边:“没有人愿意与弱者为伍。”
我攥紧拳头告诉自己:正确地选择了,就要勇敢既然坚持到底。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申……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三家顶级中国大学全职教师/兼职教授,CPC、NP、UDI、JDC、JDC-SOUTHERN等五家特大跨国外企职业高管/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工商管理及英语培训首席专家/首席讲授,专职写作者(《全球通用【张涵英语】速成宝典》、张涵自传《痴情地活过这个残酷的世界》《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奥帆赛主题曲《我们航行》(词曲唱)获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优秀歌曲大奖、《中华在崛起》(词曲唱)一月网转超过千万并被各大音乐网站收录,《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