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庄的葫芦(组诗)
文/王志亮

作者简介:王志亮,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黑龙江哈尔滨人。做过新闻编辑。曾在省县报刊杂志和五岳文学,全球诗歌等多家平台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曲艺作品。喜欢文字,把写作当娛乐,圆年轻时的梦。


题记:在太平山庄景区入口处,有几棵葫芦,结的果实挂在门楣上就象灯笼。
不是节日
也无事可喜庆
何故门楣挂灯笼
既不是五彩颜色
也不红
灯里没点腊烛
也没接电
不放光明
是绿皮实心的灯笼
灯绳是从土里长出的
青枝绿叶的蔓藤
溜圆的一个个
大小稍有不同
这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可算太平山的一个灵动小景
人们把它当成宠物
抚摸亲吻拍照
往微息网络发送
这葫芦有幸出了名
成了明星
2020.8.18


太平山庄的露天餐厅
文/王志亮
太平山庄的餐厅
是一个风格独特的景
一小片树林遮天蔽曰
锅灶就安在树林中
这里也是休息的地方
摆放着桌椅板凳
游客们爬完山逛完景
就来到这里歇憩
或进行娛乐活动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
利用两棵树之间做成的摇篮
让那些成年或老年游客
体验到婴孩时的感受
圆了返老还童还婴的梦
休息期间
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游客们各展才艺
互相欣赏那婀娜翩跹的舞姿
品味诗词美文朗诵
聆听迴荡在山中的乐曲歌声
玩得开心尽兴
富有乡土特色的午餐
更是情趣浓浓
大锅炖的自产鸡魚土特产
虽无城市饭店那么丰盛
味道却芳香浓重
家乡的太平山
虽无悬崖陡峰
貌不惊人
却让人玩得尽兴
游过一次
铭记一生
2020.8.18


太平山的山洞
文/王志亮
太平山有一个特殊的景
一个蜿蜒黑暗的山洞
它是败亡曰军的遗物
是曰寇犯我中华的罪证
这山洞犹如文字符号
记录着中华民族那屈辱历史
它也是一本史书
记载着侵略者
在通河大地
烧杀抢夺
实行血腥统治的滔天罪行
和通河人民被奴役被宰割
被欺压被剥削的苦难历程
这山洞也是一座警钟
它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时刻都在做百年前
瓜分中国的迷梦
太平山
多么美好的名字
它表达了人们美好愿望
和渴望太平的心情
它也告诉我们
只要帝国主义在
天下就不会太平
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祖国强大了
才能确保太平
我们要牢记历史
警钟长鸣
绝不再让那段历史重演
团结一心跟党走
艰苦奋斗,振兴中华
共筑富国强军的中国梦
让千秋万代享太平
2020.8.19

《铧子山文学》 编辑团队:
策划:若 海
顾问:郭景隆 侯春安
李 楠 王忠有
刘 涛
主编:李宝清 【浪淘沙】
编辑:宋玉荣 【依 燃】
陈桂云 【风中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