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4年2月20日,腾讯大秦网公布:史前规模最大城石峁遗址首次发现祭坛,一共3层。新闻里说,石峁城址的考古成果曾于2012年公布。这处石砌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由 “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构成,始建于4300年前,使用寿命超过300年,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城址。此次考古的新成果是,发现了祭台、池苑遗址,这是后世“皇城”级的配备,这说明石峁城址是一个高等级的中心聚落。同时,这次又在上次发现头骨的附近发现了6个头骨,和上次发现大致相同。头骨以年轻女性居多,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迹象。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头骨可能与城墙修建时的奠基活动或祭祀活动有关。
这一则新闻,引发我内心剧烈的风暴,当人们都将目光投向这个4300年前的有着皇城规模的城池时,作为一位神木籍女作家,我有一些悄悄话,要对这些头骨的女性主人叙说。从现在开始,请允许我以亲爱的为称呼,完成我们的对话。
亲爱的,既然你们的头骨历经4300年深藏还可重见天日,迎接世人探寻、猜测、惊叹的目光,请允许我这样一个活到40岁,依然一事无成的傻瓜,深信你们的魂魄从未远离这片土地。这样,我的叙述便不是自言自语,我坚信,你们在倾听。
亲爱的,考古学家告诉世人,你们活着的年代大概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从新闻里获得的知识是:神木石峁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中国夏代早期遗存的主要遗存之一。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在“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被票选为2011至2012年度10项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之一,为人们了解史前中国的文明格局提供了重要参照。它不仅是目前中国史前规模最大的城址,而且是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的石砌城址。遗址曾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亲爱的,首先让我试着回到你们的时代。以我对历史浅薄的了解,那个时候,是中国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被最多提及的是大禹治水。可以想象,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泽国,水祸肆虐。人们为治水绞尽脑汁,鲧因治水无功被杀,他的儿子禹继承父业,领导治水。苦干十三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取得了治水事业的成功 。
在这个前提下,我就能理解,石峁遗址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石峁遗址选址的优越性。因为水患持久的困扰,4300年前的人类根本不会像后世的人们那样选择水草丰美之地逐水而居。他们对生活聚居地的选择是,择一山而终老。石峁山海拔1300米,相当安全。尧世之民或者干脆是尧帝本人聪明的选择了在此地筑城而居、而聚。
亲爱的,我与你们相识,是从你们已经死去4300年的头骨开始。这真是最残忍的见面方式。目前发现的头骨在80颗以上,你们的年纪大都在12岁左右,没有超过35岁的。
亲爱的,触目你们残缺的头颅骨的那一刻,我的心有撕裂般的疼痛,我眼里看到的是世界上最鲜活美妙的生命,被集体戕害,这情景惨烈地在我脑海里形成明晰真切的画面。
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从天开始。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让他们形成对天的无比膜拜和无边恐惧。他们相信,上天会定时从天上降下祸福。灾祸频发促使他们殚思竭虑努力顺应天意。他们和天将心比心,认为自己喜欢的必是天所喜欢的。于是,他们把自己钟爱的东西,毫不犹豫的送给上天,希望通过诚心诚意的大手笔祭祀来达到风调雨顺的目的。起先是灾祸频频被逼无奈,随着时间推移,就演变成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仪式,用以让统治者自己心安理得,也顺便安抚天下民心。我以为,中国的祭祀文化是贿赂的开端。向高于自己、掌控自己命运的人或者神,献出珍贵的东西,达到换取自己所需的目的。
亲爱的,你悲剧命运的开端,你被献上祭坛的原因,只是因为你从来都是这世界最美好的。只是因为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你的美无处可藏,让你成为最盛大的礼品用以祭奠。再没有比拿你去奉献,更能显出祭祀者的诚心了。我相信,那些把你推向祭坛的人们,其实深深地欢喜着你,他们无比诚实的揣测老天的心思,坚决认为老天应该和他们一样对你充满热爱。于是,曼妙多姿、温热柔软、纯洁明净的你们的躯体,便成为最能表达诚意和决心的祭品。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换取老天最大限度的慈悲和恩赐,从而一劳永逸地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迹象。”就是这简短的、一句带过的文字里传达出的信息,让我彻夜难眠。你们有过怎样的挣扎和不屈?你们有过怎样的嚎叫和求饶?你们有过怎样的不甘和无奈?暗夜里一个人辗转细思,我噙着眼泪,手里紧攥的温润的玉忽然变得沁凉,无可阻挡的凉意,一直沿着手臂的血管渗透到我整个的血脉里,心魂中。
亲爱的,你们如牲口一样被杀戮的时候,一定有过无比剧烈的抗议吧,你们的争斗实在把他们逼急了吧,实在令他们出其不意了吧。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男人们,从不了解你们柔弱的身躯里其实蕴含着相当巨大的生命力量。面对你们爆发的求生的力量,他们只能给予更大的暴力还击来遏制。行刑者的眼里没有怜惜,刀砍斧斫火烧炭灼......世界上最惨烈沉重的酷刑,配合着当时最锋利的工具,加上行刑者最坚硬的心肠,切割了你们的头颅。年轻而美好的灵魂和身体骤然分离,人们如愿以偿完成了伟大而神圣的祭祀。
亲爱的,一定是你们的喉管里喷出的鲜血,温润了那些一起作为祭品陪伴你们的玉。大石头挤压,暗黑的土里掩埋了4300年,它们的光芒依旧温润如初,一如你们明媚多情盈盈如水的眼眸。
亲爱的,你可曾知道,我漫山遍野的寻你,却毫无所获。2009年的五月,我带着生命最深处的伤痛和疑问,奔向你。凌厉的大风吹不动满山苍凉的石头,却吹拂的空气里满满的黄沙混合着萧索凄凉的气息。在那荒凉满布、方向迷失的山头,心绪无比低迷的我,忽然无比清晰地觉察到,脉管里红色液体微弱却高贵地不竭跃动。那一刻,我前所未有的领悟到生命内核的搏动无比美好。下山之后,我的心很神奇地逐渐宁静安详。几个月后,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看到石峁山出土的大量玉石。恍若有着前世记忆一般,面对这人间至美的光华,内心涌起强烈的爱恋。我笨拙地为玻璃盒子里与我默默相对的玉石写诗:谁为你驻足流连/谁和你相视一笑/微小的裂痕间/谁看见泛黄的思念。泛着绝美光华的玉石不理我情绪的激烈,三生三世的呢喃,只剩无言的沉默。
亲爱的,人们都说,石峁山皇城遗址的发现将改写中华文明史。人们还说,美洲有玛雅古城、欧洲有雅典古城、亚洲有石峁古城——每一个民族都有值得自己自豪的精神家园。
而我觉得你们残缺的头颅整齐划一地以固定形状在地下安静地排列了4300年,却在今天这个时代终于得见光明,一定还有别的深意。我希望这个时代可以有天赋才能的写作者,不断地挖掘出和你们的头骨一起深埋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告诉后来人,这个世界,你们这样一群年轻而美好的姑娘,轻盈而真切地来过。
选自《文艺报》2014年8月27日
作者简介:
薛晓燕,女,1974年生于陕西神木县,现居榆林。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2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有散文集《万千灯火》、《寻常》。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2011年华语文学创作笔会散文类二等奖。《万千灯火》荣获2011年第六届煤矿文学乌金奖。曾多次在《文艺报》、《中国散文报》、《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延河》、《阳光》、《草原》、《海外文摘》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
联系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国华小区物业部(719000)
联系电话:13289766088 0912—3593339(办公室)
邮 箱:273437860@qq.com

本期责任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