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玉山秀美风光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境內的懷玉山,是江南最高最大的高山盆地,是美麗的江南高原。奇峰爭秀,雲纏霧繞,溪澗長流,潭瀑濺玉,良田萬頃,果木成林,詩情畫意,壯哉美哉!
江西在古代,文人輩出,文化鼎盛,成就了名燥一時的江右文化。在古代書院中也獨領風騷:廬山白鹿洞書院、吉安白鷺洲書院、南昌豫章書院、鷹潭象山書院、鉛山鵝湖書院(因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會而聞名)、懷玉書院等。前面的幾所都曾經拜訪過,且保存完好,而懷玉書院毀壞之後再无重䢖。

2007年夏,正好有好友相邀去上饒避暑,期間去鉛山拜訪了鵝湖書院。為尋找古代書院中名重江南的懷玉書院,我們一行來到了懷玉山,這一江南最大的高山盆地。懷玉山群峰環抱,青山滴翠,山泉成溪,良田農捨儼然,果木成林,鱼塘成片,山民富足,民風淳樸,世外桃源是也,真乃群峰懷中一顆碧玉,懷玉山因此得名。
我終日寄情山水,追懷古蹟。早於宋代時,浙江一群僧人傳佛來到懷玉山,見此地風景奇秀,地肥水美,於是决定留在这尚无人煙之仙境。他们从淅江老家僱来民工,䢖廟修路,造田種植,繁衍人丁。所以怀玉山两大姓氏为李姓和陈姓,都是这批淅江人后裔。为解决山民子弟上学的问题,僧人在廟宇內辟出一角作為學堂,供山民子弟上學之用。日久天長,學堂漸成規模,遠近聞名,山下不少官商也將子弟送來求學,懷玉書院因此名聲大振,引來不少名人學士來此講學。

淳熙五年(1178),朱熹蒞玉。朱熹、汪應辰、呂東萊、陸象山等先後講學於懷玉(草堂)書院。玉山之會,鵝湖之爭,傾動一時。懷玉(草堂)書院,遂與白鹿洞、鵝湖並立於東江。朱熹在玉山留下了《玉山講義》卷,傳為朱熹手筆。並存有朱熹後來栽植的梨樹一棵,以及狐仙洞、狐氏墓等遺址、傳說。

宋末,書院寢廢,王奕與謝疊山同隱懷玉,復建草堂書院,又稱鬥山書院。後玉山書院幾毀幾建。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十軍團方志敏同志所率領的紅軍北上抗日受挫,被国民党部队围剿阻截,隐于怀玉山密林深处。国民党大部队上山,駐軍懷玉書院。其後被焚,懷玉書院至此盡毀而再無重建。
現存懷玉書院舊額照片一張,殘額一塊,「泮池」題刻一塊,「一勺泉」殘碑一方。我在懷玉山住了半月有余,終日行走於佛廟、書院遺址之地,尋找著書院的蛛絲馬跡,徘徊於書院的殘垣斷壁之間,流連於書院門前的泮池之前,想象著當年南北學士集聚書院講學之盛況,尋覓昨日之輝煌,嘆息今日之不在!
懷玉書院舊額照片

懷玉書院對聯
溪澗合流,在山時作琤琮,流嘗澤物;
朱陸講道,後人妄分脈絡,道本同源。
佚名題懷玉書院
修身誠意正心致知格物,先齊其家,孝事君,弟事長;
博學審問慎思肯辨篤行,果能此道,愚必明,柔必強。
清代白潢題懷玉書院
石韞玉而山輝;
水懷珠而川媚。
清代趙佑題講堂
傾群言之瀝液;
漱六藝乞芳潤。

鄧文迪灑酒擒大亨
趙 聰
世界之大,女人之多,
中國女人,天下無敵。
御駕有方,御男有計,
眾里挑一,唯數文迪。
山東魯女,排球隊員,
身材高桃,長相平平。
舉家南遷,闖蕩廣州,
考入廣醫,年方十七。
美籍外教,商人之妻,
人格高尚,殷勤施教。
助鄧留學,經濟擔保,
入學加州,後進耶魯。
背信棄義,恩將仇報,
勾搭其夫,奪為己有。
豪車美宅,盡享其成,
野心天大,此乃初成。
謀求發展,女色為先,
前夫功能,已用殆盡。
兩年婚姻,就此止步,
迅即離婚,又變單身。
飛機偶遇,港媒高管,
巧舌如簧,迅謀一職。
聖誕酒會,傳媒大亨,
默克多君,親臨香港。
高管參會,均持請柬,
區區文迪,見習生者。
精心打扮,變身淑女,
直闖酒會,無人敢擋。
酒會現場,高管雲集,
頻頻舉杯,互致問候。
唯有默君,一人獨坐,
無人敢上,唯恐觸犯。
文迪見狀,喜不自禁,
婀娜移步,托杯而去。
敬酒之時,紅酒灑身,
急取絲巾,為其輕拭。
媚眼流光,唇齒生香,
溫柔體貼,眉目生輝。
矯情萬種,儀態萬方,
二人入座,侃侃長談。
眾人矚目,滿座皆驚,
競相打聽,此女何人。
酒會散畢,默君宣佈,
文迪榮升,總裁翻譯。
此時默君,年近七旬,
文迪芳齡,三十有一。
情人嬌艷,百方呵護,
出遊度假,浪漫情蕩。
輕鬆駕馭,老夫移情,
五十金婚,昨日黃花。
前妻無奈,離婚協議,
財產歸屬,為兒繼承。
天助文迪,默留凍精,
成功受孕,育有二女。
尊享富貴,如願以償,
貴為天人,舉世羨慕。
默氏傳媒,英國受挫,
掌摑護夫,英媒稱道。
此女淫蕩,本性難移,
私通首相,難瞞其夫。
奇恥大辱,何以能容,
二度離婚,金盆滿罐。
左右逢源,結交政要,
手輓鮮肉,招搖作秀。
女人技巧,用之至極,
妖術詭計,無人企及。
區區魯女,竟成大計,
我輩無能,望塵莫及。
奇人奇女,天下奇聞,
成王敗寇。自古如是。


趙聰簡歷:祖籍江蘇連雲港,現住江西南昌。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後任省級出版編輯10餘年,高級職稱。省級國家級報刊發表作品3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