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咸通九年刊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是我国现存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由卷首画﹑经文及施刻人组成。其卷首扉页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画作品之一。清光绪二十五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石窟中发现,骗掠回英国。此卷现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读懂其中精华十句话,即可读通此经,开悟人生。
0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不是说一切相都不存在,而是说一切相都有,但是当实证无相的时候,心不会受其影响而波动。之所以发生影响和波动,是因为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觉得那些人、事、物、环境状况种种对自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利害、得失有关,所以认为是真实相。
《坛经》里。其中有一个故事最能解释这句话。一个旗在风中飘动,有的人说是风在动,有人说是旗在动,而六祖说,什么风和旗都没有动,而是心在动。风也是相,旗也是相,当旗与风都是相,都是虚妄时,唯一能使旗动的就是心念了。
柳公权书法《金刚经》
0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诸佛菩萨的看法是这样的,它像闪电,它像露水,它不是真的,存在的时间很短。
我们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不过几十年而已,寿命长的,七、八十岁就算是寿命长的,四、五十岁过世的很多,真的是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这样看法就正确,就对了。
苏东坡书法《金刚经》
03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诸法的实相, 不可以用文字语言来描述。佛陀为了引导众生能够究竟离苦得乐、到达彼岸。不得不随顺世间言辞习惯, 不说而说, 所以《金刚经》里面讲:“说法者, 无法可说!”, 所有一切法都是假安立的善巧方便。
用刷碗的例子来比喻, 如果把一个油污的碗比作我们众生的心, 那么佛所说的法就是洗洁精和水。只有用洗洁精和水才能把碗洗彻底洗干净, 但是一个沾满了洗洁精的碗绝对不能算一个干净的碗。
所以还要把洗洁精也冲干净,把水也晾干, 然后才能算一个真正干净的碗。同样我们当通达了某个法的真正意趣之后, 不可以对这个法太执著, 该舍的时候就要舍弃掉。
然而, 如果我们还没有真正通达的时候, 是不是可以随便舍弃这个法的。《金刚经》里面同样还有一句“知我说法如伐喻者”, 就是说, 佛所说的这个法呢, 就像一个小船。
如果你过了河呢, 就要果断地把船舍弃掉, 不然带着船怎么继续前进的行程。可是如果你还没过去这个河, 就把这个船给舍弃掉了, 这河可怎么过呀?
傅山金刚经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