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语文教学(之二)
石僧(韦超途)
之前,我说语文教学的步骤。
首先,是溯源,寻找语文的活水源头。其次,是寻找语文的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就是语文的精神。语文是有情绪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语文的情绪。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会心一笑,或者潸然泪下,都是情绪的渲泄。
再次,语文的次序问题。
前面说过,语文包罗万象。既然是包罗万象,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容易跑火车,无的放矢。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次序地上课,既要有课程目标,又要有重点难点,还要有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也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张驰有度。如果仅按教纲,课堂就会太实,应该虚实结合,学生才可以轻松学习。如果每节课都在讲高考考点,学生会很痛苦。哪来那么多高考啊?因此,学语文不仅是为了考试,语文有特殊的语言魅力,文学魅力。有些情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问题。
最后,就是强调语文的趣味性问题。丰富的情感,旷达的情怀,诙谐幽默的表达,都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穿插历史典故,逸闻趣事。都可以在课堂中丰富学生的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才有学好语文的可能。有好的学习归因,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忌不懂装懂,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己去找书来阅读,语文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才有素材写作,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自己的见解。语文教学,环环相扣。语文是根本,有本才有源,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总之,要教好语文,学好语文,也不是很容易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下笔千言,七步成诗者,古往今来,终归是少数。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语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简介:
石僧,本名韦超途,广西贵港市人,本科学历。壮族作家,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现供职于国际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