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金稻喜开镰
---洋县谢村镇范坝村稻谷收割见闻
在洋州大地,若有人问,那里的水稻播种收割最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回答,谢村镇范坝村。还有人问,那里的蒜苔和大蒜上市最早,同样有人回答,还是范坝村。
8月17日开始,洋县谢村镇范坝村的两千多亩水稻相继成熟,大田里联合收割机、小型脱粒机纷纷登场,投入到紧张的收割当中。
范坝村17个村民小组916户3l26人,总耕地2440亩。这里地处平川、光照充沛、土地肥沃、种啥收啥。广大村民热恋这片土地,更喜欢在土地上做文章。近年来,村两委针对村民产业发展意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每年种早稻,稻谷收割结束立即翻犁整地种植大蒜。
村支书何红利告诉笔者:“目前,我们村的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立足一个早字不误农时,每年3月底开始下秧,5月初夏插开始,5月28日前后就关了秧门,8月上旬稻谷收毕就撸蒜,市场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每亩大蒜可为村民增加收入4000多元。”
为了扶持村民产业发展,村两委积极协调县双亚粮油公司与村民签订产品销售合同,良种由他们公司提供,产品由该公司包销收购,既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到了途经,又解决了村民产品销路难题。正在场上晒谷的六组妇女田小芳说:“我今年种了两亩‘双亚香’,亩产1000斤左右,和洋县双亚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每斤两元,只要风净晒干,走到就收。”
该地为非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l0人。今年全村贫困户都依托这一稻蔬轮作的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二组贫困户邓建军、韩树龙今年夏季务大蒜两亩,加上早熟稻谷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
在一组机收现场,村民韩宝全说:“我们今年都种植的‘卢香145号’杂交水稻,这个水稻生长期为147天,按理说8月27号才到收割时间,但是我们范坝地理条件优越,水利方便,光照充足,稻谷成熟的特别早。这谷收了栽蒜,连着忙碌,庄稼汉跟土地一样,没有歇气的时候。”
连日来,在大田里联合收割机来回奔忙,将一绺绺金黄的谷穗揽入怀抱,随即在机手的操控下一粒粒稻谷从出料口倒入机动三轮车,一路高歌载回自家场院,趁着烈日晾晒着胜利的果实。在一些倒伏在田里不利于机械收割的田块,村民们则采取人工收割脱粒的方法争时抢收。
村党支部书记何红利说:“我们范坝村有水稻面积2400多亩,今天开始收割水稻,因为调整产业结构,投入机械10余多台。为什么要收的这么早,插的这么早?为的是为农民种植大蒜,增产增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