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枭雄曹操临终托孤后感言:死不可怕,死是凉爽的夏夜,死是美丽的远行,死是安静的长眠。就连“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一代枭雄曹操,在生命尽头都把生死看淡了,而我们凡夫俗子何以谈死色变呢?这里我想说一说安乐死。
由于很多国家法律还没有允许安乐死,所以,有些想安乐死的人就害怕背上了轻生的骂名,不得不痛苦的苟活着。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忍受着子烦媳厌的冷嘲热讽,自己煎熬着病痛无休止的折磨,过着食不甘味,寝食难安的等待阎王勾命的苦日子。偏偏阎王打了盹,迟迟的不在你的生死薄上画押,等待死亡的日子就成了没有黎明的漫漫黑夜。

中国台湾著名体育主播傅达仁患有胰腺癌,医治无效,因无法忍受胰腺癌的折磨于18年6月2日飞往瑞士执行安乐死,享年85岁。傅达仁临终前说道,“人必有死!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时奋斗向前!年老时喜乐再见,我的家人都陪伴着我,心中平安,没有遗憾,如果你心里有我、死亡就不是离别!”一代艺人傅达仁面对镜头欣然离世,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在儿子的怀抱里选择尊严的逝去,老先生是不是为我们世人表演了最后一次无声却惊艳的演出。

还记得前几年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刚刚工作结婚不久,他的父亲不幸得了癌症。稍稍知道点医学知识的人都明白的,所谓癌症就是恶性肿瘤,能发现的基本都是中晚期了。也就是人们戏说的得了癌症,相当于被判了死刑,最多也就是缓期执行而已。可是死刑的缓期执行还有活下去的可能,而癌症晚期活下去的希望就渺茫的多了。那时候在郑州肿瘤医院医治,家里的积蓄也花完了,儿子的新婚房也变卖了,由于他父亲那年刚刚59岁,心有不甘,他儿子也就四处借钱往病窟窿里填,尽管杯水车薪的,然而还是没有保住性命,最后,带着对世间的留恋和对儿子的愧疚离开了这个世界。曾经,医院的热心肠医护人员也偷偷的苦口婆心劝告过他,癌症晚期基本没有救活的可能,再多的钱也是往无底坑里填。他的亲弟弟也是医生,依然劝说无效。也许是中国几千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误导了世人的缘故吧。人们对生的依恋对死的恐惧总是那么的强烈!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大学铁哥们邢启昌讲的。他说他们村附近有一个老头子,有一次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癌症。但是,老头子想的很开明,简单的取了些止痛和抑制的药,就回家了。把子女都叫到跟前,交代后事说,我经医院检查说是得了癌症,要在医院治疗的话是个无底的坑。再说了,治好治不好也是难说,希望不大。于是,我决定了,保守治疗。地里的果园我也管不了了,你们商量着谁管。我手里也有几千块钱,你们也不用管我的,该干嘛还干嘛去。我自由自在的过几天算几天,这么大岁数了,万一哪天去了,也不算夭寿。就这样,老头子每天乐呵呵的,这里赶个集,那里凑个会,今天看别人下下棋,明天和老伙计拉拉呱,白天哼着小曲悠哉悠哉四处转悠,夜晚没事人似的睡的坦然。这般过了一年多了,在儿子们要求下,又到医院一检查,好了,没事了。当然,这可能是个奇迹,但是老话说“是病七分忧”还是有道理的。自己吓自己是能把自己吓死的。

说了这么多,想说的也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当生应生,当死则死。电视剧《天道》里一段对话很是直指人心。丁元英父亲病重,丁元英和妹妹谈论父亲病情。妹妹说,父亲的病重要是钱都花完了也治不好,需要卖房卖地凑钱时怎么办?丁元英想都不想的直接回了句:“那就让他去死。”。当时妹妹的表情目瞪口呆,我想看到这一段的人们也很是心惊肉跳吧。可能很多很多人都要拍桌子骂娘了,说丁元英这小子可恶,不孝等等。然而,理智的想一想,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与其饱受病痛折磨,苟且偷生的活着,何如有尊严的体面安乐的和这个世界告别呢?最后,附小诗一首作为结束吧。
安乐归去
人生百年终须去,
莫被好死赖活误。
该生应生死当死,
阳间地府两处游。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