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麻城讯(通讯员:聂丹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持续在全网刷屏。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既要做践行者,又要做传播者,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当好群众的“勤俭标兵”。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吃饭问题绝非小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粮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在落实“六保”任务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大珍惜粮食、粮食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全民节约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层层压实“米袋子”安全责任,确保国内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任何时候都能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中国有节约粮食的传统。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之风兴起,餐饮浪费现象让人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这次又作出“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可见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整治浪费之风,养成节约美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更有说服力、感召力。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各项事业中的先锋队,要带头弘扬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优良品德,从守住纪律红线、杜绝公款吃喝,到不为了“面子”大摆筵席、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再到珍惜一餐一饭、落实“光盘行动”,都要自觉遵守,以“个人行为”引领“大众行为”的转变,在全社会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也是历史发展的警示。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平时大吃大喝、大手大脚,贪图享受惯了,一旦手里没钱就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占有和掠夺国家资产和人民血汗,从而走向贪污腐败的道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餐饮浪费看似是一个消费习惯问题,却逐渐会奢侈颓败一个人,销蚀其奋斗精神,败坏社会风气,同样,能滋生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扎紧公款消费的制度笼子,认真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凝心聚力多为民办大事、办好事,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编辑:姜成富
欢迎投稿《央视民生网》、《人民日报网》、《人民网》、《人民视频》、《百姓中国周刊》、《中国公益网》、《都市头条》《今日头条》、《中国民生》、《民生在线》、《搜狐新闻》。投稿热线:13177386288 (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