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为什么要学习中医神经导能疗法
孙述考
2020.8.16日13时5分一35分语音整理
人类的健康是人生命中最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了健康,等于没有了一切。但是从人类的历史发展至今。我们人类对医学的掌握还非常的肤浅。可以这样说,在人们的眼中,医学是少数人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所以社会人对医学漠不关心。这就是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一个医生应对社会上很多很多的人现状。那么这种把医术寄托于少数人,绝大多数人不熟悉,不愿去了解医术,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打破。

我也就是为什么我要创造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最主要的原因。我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医术必须去突破,去创新。怎么去突破?如何去创新?这是医学要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最后我把它定位在从人体身上取药。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医术,从古到今,第一,它根本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第二,经络是中医的存在的理论前提。但是从传统的中医来看,不管是中草药,针灸,足疗,拔罐,刮痧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全面的来阐释我们中医医学的或者说人体健康的本质。所以说在解决疾病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就突破了这个局限性,这也就是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神奇和疗效所在。

我从事中医神经导能疗法30年,这30年中我发现了它的神奇,现在,我又开始把我的疗法向整个社会传播或者说传授。当学会了这一疗法的学员,或者说弟子也学会了这种技术,而且通过临床实践非常的有效,非常的迅速,根本不用针,不用药,根本不用求其他的医生。这种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医术,意义多么重大啊。
我因为时间关系,我每期只能培训15天,有人就怀疑这15天能学到什么,但是通过前8期全国培训。学员们都能够从理论上彻底改变观念,并能系统地掌握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理论的博大与精深,都能很好的领会在调理身体疾病上的路径。都会根据这理论去辨症施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就是说,我在普及推广传播我的这一医术的时候,我把高深的理论转变成了简单的理论,也就是说做到深入浅出,大道至简。所以我们任何人都不要担心。

在培训的过程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学员,有的年龄接近70岁,有的年龄不到30岁,学员们集中在一起,都学会了这一技术。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地灵活自如,非常地简便易行。通过学习,回家以后都很快,为自己的亲人调理好了身体,这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无论多大年龄,有的父母八、九十岁了,把医院都治不了的病都给父母治好了,这是多大的孝啊!有的姊妹兄弟不在身边,电话指挥着就给治好了,这是多大的快乐呀!有的孩子身体弱,给孩子治好了,这是多大的仁慈啊!所以古人说,父母不学医,不足以为慈,儿女不学医,不足以为孝。
现在人如果不打破关于传统的那种凡病求助于医生的这种心理。中国的医学,中国的医疗状况和局面是难以突破的。所以中医神经导脓疗法,第一要普及全社会,全人类。让每一个人都学会学懂。而且要千秋万代地传下去。这个任务非常的艰巨,这将改变人类,改变世界。这件事,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靠一代人的力量也不行,得靠一代又一代,千秋万代来共同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第9期全国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培训正在酝酿中。希望整个社会的人能够从根本上了解理解和认识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关系到整个家人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而有的人低估了这一疗法,我可以这样讲,在目前社会上的所有的医学中,还没有任何一门技术超过中医神经当中疗法。不用针,不用药,从身上取药,目前还没有任何疗法能够与它媲美。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医导能疗法的广泛性。它是解决人体身体上几乎所有疾病的一种疗法。人身上的疾病通过这疗法都可以取得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这疗法不仅可以治已病,而且还能防未病。在防范功能上,在治病方面上,它具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简便易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你身边有没有工具,都可以来帮助你解决身上的这些疾病。这是目前在社会上其它的那些疗法所远远达不到的。所以有的人说可以打擂台,我说怎么打呀,它是治百病的,有的疗法用药治病,不过是几种病或者十几种病,而且还具有盲目性,还具有副作用,但是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它的目的性非常的明确,他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它不用治,他调理就可以把疾病去除。
我对社会进行宣传也是在完成我的心愿,就是把我呕心沥血研究的这一疗法交给社会人。如果,社会上的人还以为治疗方法太简单太不足以为贵,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所以再次告诉社会人,告诉整个社会那些有智慧的人,能学到者是有福报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福报,也是一个家庭的福报,也是一个子孙后代永续的福报。
我的大愿,最终完成使天下人学会这一健康疗法这一伟大的愿想。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孙述考 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