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援将军:《胜算》开播话谍战(之四)
——隐蔽战线后代恳谈会
与会发言者:罗援、熊蕾、吴持生、钱泓、张僧宝、阎颐兰。
书面发言者:孔丹、谢鹏、冯卫君、李凯城 。
八、情报工作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谢鹏(原中央调查部副部长邹大鹏之子,谢士炎烈士遗孤):

我们必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是敌我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这个充满血雨腥风的激烈战场上,也充满着敌我之间斗智斗勇的残酷较量。我们的情工人员是革命战士,是共产党员,是一个英雄群体,不是行侠仗义、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或什么侠骨柔肠的绿林好汉。
长久以来,情报工作给大众的普遍印象是具有强烈的神秘性,这一方面是受到国内外谍战大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如今的影视作品、小说、戏剧甚至传记文学、回忆录中,处处充斥着对我们中共情报工作的不实描述。
这些描述的最大特点就是热衷于表现情节的曲折和戏剧的冲突,为了增加所谓的可读性、甚至是商业性,迎合一些读者或者观众的欣赏口味,将党的情报工作歪曲成为惊险刺激的传奇故事或者是风花雪月的浪漫生活,极大地扭曲了中共情报工作和情工人员的形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党的情报工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极大地伤害了我们这些西苑子弟的感情。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其它国家的谍报片、谍报工作不都这样吗?中共的情报工作就比别国特殊?我们可以回答他们的是:别国的事情我们不管,但中共的情报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而展开的。
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我们党的中心工作的指导,任何所谓的情报工作,所谓的谍战都无从谈起,也绝不会取得任何成就。
换句话来说,这就是中共情报工作不同于其它国家甚至其它党派的显著特点,也是我们绝对不可逾越的底线。
况且情报工作也并非总是充满着神秘感,实际上每份情报从收集到传递,到分析研究、整理上报,最后采用的这一完整的过程,无不贯穿着严谨、慎密、认真、细致的作风,贯穿着情报工作者们对党、对人民、对战友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里我尤其要提到交通工作即情报传递工作。大家都知道当时我们的通讯条件并不好,甚至说很差,大量的情报只能靠交通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传递,有时甚至是徒步传递。
还有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一些人员还大多是目不识丁的普通农家子弟,这一部分人多年来更是一直默默无闻,其经历似乎也并无精彩可言。可正是这些最普通的、最基层的无名英雄,为传递情报、护送人员、运输物资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作出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贡献。
中共早期的大量情报工作,正是在这些普通人的努力下展开的,而这些人的事迹在我们的文艺作品或传记作品中却少有触及。
尤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现在的文艺作品对中共情报工作的反映存在着大量的歪曲事实的情况。
例如在一些以抗战为背景的谍战剧中,导演对军统特务那些暗杀、窃密、施美人计的种种手法津津乐道,大写特写,而对中共的对敌斗争,却吝惜笔墨,书之甚少,甚至将中共的情报人员矮化为军统特务的附庸,以致不着边际地将中共的对敌情报说成是从军统那里窃取来的,这种拙劣的编造简直是太离谱了。
中共的情报工作从来都是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展开的。在抗战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对敌斗争,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因此我们的情报工作也不可能脱离这个中心。
事实上,当时中共的情报机关不仅不遗余力地开展了对敌斗争,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不争的事实一再地说明,我们的情报工作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因此,能够在我们的情报工作队伍里战斗到底的,都是我们党最忠诚可靠的战士。
作者:罗援
著名的军事专家,少将军衔。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军方“鹰派”代表人物。自称为:鹰胆鸽魂,(出版同名著作)是“理性的鹰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主编或与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预测学》、《国际战略论》、《战略学》、《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
诵读:李同生
有着27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朗诵发烧友。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作品,求德思诚。其朗诵沉静舒展,情感浓重,心随诗意,自然流畅,时而高亢激烈,时而娓娓道来,塑造真切的画面感,用心与听众交流。他坚信朗诵艺术可以让诗飞翔,让灵魂闪光。
臧鹏飞,青年录音师,毕业于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早期从事影视录音、配乐等工作。后创立太原大元映画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作品赢得了广阔市场,成为行业后起之秀。
配乐:劳丁
微信名:独钓老翁。平日里喜好读书,摄影,业余时间朗读文章,是一名忠实的朗读爱好者。自律格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