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公英之生命力(散文)
文/侬卿
蒲公英,俗名叫婆婆丁,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杆茎含白色汁液,叶全绿色,可入药,具有清热、消炎、解毒、化淤之功效。蒲公英花期是在早春及晚秋,其生命力极强,适应性很广,耐脊薄,抗干旱、严寒 、喜温湿。生于路旁、田野、山川、河滩、沟坎、草丛及林荫之中。
蒲公英不怕风吹雨打、不畏惧冰雪严寒的冬天,只要把根留下,来年就能“春风吹又生”;蒲公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对其生存环境从不挑剔;蒲公英翠绿的茎叶,即使是牛吃羊啃,马踩猪拱,也能茁壮地成长;蒲公英的花,虽然没有牡丹花那么荣华富贵,玫瑰花那样华丽夺目,梅花那样芳香迷人,但它却不需要肥沃的土地、美好的生存环境和人工劳作栽培,都能生长开花结籽。
初秋的一个周末,适逢老家隔村临寨有喜事几位亲戚朋友相约前往做客。是日天空作美,风和日丽,碧空万里 ,气爽宜人。微风吹拂着万物,初秋的阳光暖暖的覆盖着大地,让人感到特别的舒服和悠闲。此时此刻,大自然的美景也尽收眼帘,我为原野中不起眼的一棵小花所打动,它就是蒲公英。蒲公英开着淡黄色的花朵,凋谢了以后,在花托上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每当花絮种籽成熟之时,经轻风劲吹,那雪白的绒毛下面连着生命的种籽,在空中飞扬飘遥,酷似坐乘航伞的空降兵一样。蒲公英的绒球轻于鹅绒,像是朵朵雪绒花似的,又象天女从空中撒落下来的簇簇洁静白梅,漂游向四面八方,这种成熟的美,任凭着风的助力,四处飘游,不管落到哪里,都去寻找它新的住所,不管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落地生根发芽。
是日,我站在乡村的柏油路边上(归朝至旧寨公路),随手摘下一朵熟透而洁白的蒲公英花絮,用嘴轻轻地吹着,它随即变成了无数把小伞,和着阵阵的秋风,离我飞漂而去,伴着我的梦想和希望,自由自在地飘舞,向着远方飘去,此情此景也引发了我的感悟。
这次与几个亲戚朋友回乡做客,没有白来,我感觉收获颇丰,由于蒲公英的生活习性和风格,它不管在哪里,都能适应自身的生存,这也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人们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拼打、奋斗,社会又处在竞争激烈的变革中,所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随时都会发生,对每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认为应该象蒲公英那样,不管在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下,都能有超强的适应能力;不管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之下,都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不管面对艰难困苦的风险之下,都有顽强坚韧的抗御能力。蒲公英,是你给了我的希望,给了我的勇气,给了我的力量。
时光悄悄地流逝,一天的光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觉得这一天,是我在乡下过得最有意义的一天了。午饭后,我们几个亲戚朋友准备打道回城了。我又再次的来到蒲公英身旁,不禁地回想起那天那段美好而短暂的日子。此时此刻,我坚信“蒲公英”一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等待我的再次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