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费肇华
一卷红楼梦,从兴到衰无不是一部血泪史。不管是金陵十二正册、副册;不管是阆苑仙葩,美玉无瑕;不管是麝兰馥郁、环佩铿锵;不管是魇笑春桃、榴齿含香;不管是霁月彩云、温柔和顺;不管是欲洁何曾洁、耀艳难终艳;不管是珠翠之辉辉、纤腰之楚楚。归纳起来“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红颜薄命终将是她们的归宿。
集黛玉、宝钗之美于一身的秦可卿,则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个让人死因捉摸不透的第一美人就这样薄命了。
接着为之而不可收,喜欢撒娇、小心眼、爱闹、爱哭的黛玉,不管是贾母的掌上明珠,其倚人檐下为前提,一往情深又何用?焚稿则是心难平,娶亲才是催命鬼,只得本性洁来返洁去,葬花实质葬自己。
凡鸟偏生末世来的王熙凤,惯于八面玲珑、颐指气使,实质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生前与临终无不形成鲜明反差。
不要再说欲洁何曾洁的妙玉了,专在青灯之下、修性信佛,终因强盗来侵,无疑落入污浊之中。
至于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世俗难以抵抗,宝玉再护爱,终将难以生存。接着金钏壮烈之死,贾迎春中山狼被害,尤二姨之情杀,金桂之毒杀那就不一一赘述了。
而反衬出来的是一富、一贫,一贵、一贱的贾母与刘姥姥长寿之展现。贾母辈高位尊、雍容华贵、生性随和、嬉笑大方,这么好的环境与心态,怎么不会长寿呢?
至于刘姥姥,福有福报的好心肠,命苦心不苦、安贫乐道、妙趣横生,一个乡巴佬笑倒一批高雅人,一些土特产换来满载而归,何不在情理之中。加上对王熙凤帮困解危的好心肠,何不也是养生之道啊!
对照如今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经济发展是前提,经济独立是根本。上海男人的气管炎似乎有蔓延趋势,但我认为只是一个矫枉过正的小插曲,男女平等还得从自身素质提高而来,看来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不难看到的是,如今女性是比男性寿命长,不要说宋庆龄与杨绛,就是江青与叶群,不要作孽太多,耄耋之年也可以达到的。
如今让我联想到的,去外国购物的大妈不要太猖狂了;悠闲自得的少妇牵2-3只狗不要太任性了;坚信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母亲与奶奶,不要再为小辈瞎起劲了。而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靓女们,不要在金银珠玉上趋雅返俗了。更有一些女性不要在衣裤上满身窟窿而强装酷了。而打扮俊俏的时尚女在亮甲、美肤、饰脐、整形上不要太出类拔萃了。
是否可像屠呦呦一样活出精彩来,像杨绛一样活出精致来,像秦怡一样活出精神来。红颜薄命必将过去,活出一个腹有诗书的自华来,活出一个无愧于自己的自信来。这样才是新时代女性的闪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