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小楼周刊(198):2020年第三十二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 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刘鲁宁评:此诗若是作在盛唐,则寡淡无趣。而今人所作,则别有意味。
徐中秋评:以颂写讽。初看内容,全是谀颂之辞,也全是套话。但一联系诗题,讽意立见。稍懂历史者皆知,天宝年间发生了什么?而这一历史事件恰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几乎尽人皆知,安史之乱是唐统治者耽于太平,腐了根本,败于享乐。诗作本身不敢恭维,然寄慨深远,忧患之心,可以窥见。天宝年间 ,是由危机四伏走向乱世的时代。作者用谀辞和套话揭示了:这样的时代往往又是谀歌四起和语言僵化的时代,古今皆然。作者以颂写讽的笔法,讽意不露痕迹。用心良苦。
刘鲁宁评:不见仙是作者的亲历,笑鸡犬是作者的明悟。一事一得,绝句作法的典型一类。此绝佳。付向阳评:新生事物能写的如此趣味,实属不易。但本人认为,摩天轮一上一下,循环往复,此作仅描摹上,稍憾。
徐中秋评:又洗衣襟又洗心,总因碧水世难寻。清流远遁山林远,一入人间便浸淫。
徐中秋评:这是一首说理诗。前二句子亦有形象,为后二句说理 服务。说理诗重在理趣。由于后二句只是抽象的说理,就少了点理趣。给人以“理胜于辞”的感觉 。朱熹《春日》全诗形象说理,美不胜收!《观书有感》前二句全是形象,后二句也有形象,虽少些,且还运用比的手法的。可以借鉴。
刘鲁宁评:这首七律,文字上不作刻意包装,情感深沉。中二联最佳,等主人、七成新极耐品思。徐中秋评:记得七八年前,初会吕开良先生,此时他还在学诗阶段。餐桌上,拿了一大叠诗稿给我看,余就夸此人是个诗材。果不其然,吕先生越写越好,年纪不大,诗甚老到。《老屋情思》即是一例。新的时代,条件 好了,进城谋生,农村老屋空置,是一种普遍现象。人都有一种不忘根本和怀旧心理。这种心理也体现 在对故乡、故居的怀念上。此诗对老屋的描绘很到位:肥蛛织网、土灶闲置、瓦片破碎、旧床积灰、家鼠四窜。这些丑陋的形象浸透作者的感情不是嫌弃和厌恶,而是一种深沉的怀念。丑陋的形象反衬出美丽的怀乡情思。作者对老屋的真挚感情到达 “爱屋及鼠”的地步。简直令人忍俊不禁!自己无法守护家园,居然要感谢老鼠的逡巡。而“肥蛛永夜编程序”,造语又是这样的新颖而贴切!真是令人拍案!
刘鲁宁评:起承大开合,放得出,收得回。转结写意,宕得巧,接得稳。
刘鲁宁评:一首好律,如清流下山,穿林绕石,平曲缓急,自然天成。感华年而见履痕,响悠悠而接梦笔,以及颈、尾二联的雅俗照应,皆真功夫。笔者诗作乏律,不止畏于对联难作,更碍于谋篇布局能力的不足。笔者喜欢的当代诗人,除了杨老师,星汉、熊东遨、廖国华诸位师长,都是律诗篇章高手。
画罢扇轻摇,懒向窗前赏乱蜩。粉嫩盘中三五个,香飘。品我家乡水蜜桃!美味总难描,故里恍然走一遭。有股甜馨心底漾,如潮。这份真情会记牢。刘鲁宁评:口头语,心头话。见到星慧的词,便成了她忠实的读者。
付向阳评:彼时封城武汉大学樱花独自绽放,无人赏,此意未能展示,幸三四句救回。
付向阳评:兽兽的风格太熟悉了,惊见新作,甚是感慨。此作一如既往的好,风格独特,但请注意,第二句孤平了。
付向阳评:楚老头本人老友,但点评只谈作品。第一,尽量不要重字,何况韵字;第二照镜疑己,所疑蝶梦,关乎江湖风云乎?应是怀旧之深概。
付向阳评:第一,尽量不要重字;第二有关考洲洋湿地公园独特辨识度不强,第六句不解。
徐中秋评:“紫色的音符”,比喻新颖、形象。以听觉写视觉,运用通感手法增加了不少诗趣。“闹”字虽学宋祁,用得也贴切。然转得很平平,无甚意味。
徐中秋评:南国天热,本亦常事。写入诗中,须加点趣味,方能引人入胜。此绝三句写“热”,唯转句“夜深忽听檐篷雨”,使人一振,给人以希望。末句告知,原来是误会,是空调外机滴水,仍是酷热。空喜一场,仍归失望。没有转句的振起,诗便平平:有了转句一振,起伏之间,便有了诗趣。真是:一句出彩,全诗生色。余二十多年前有句曰:“秋风不肯入羊城”(《越秀公园》),亦言广州之热也!
徐中秋评:全诗基调悲凉。庚子多难,非常时期,岂是杞人忧天!在歌舞升平的狂噪中,毕竟亦有人“一叶而知秋”!
以年龄为序

刘鲁宁 网名老刘茶舍,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付向阳 笔名八卦掌付。湖北英山人,沈阳文史馆于文政先生弟子。现任英山县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

徐中秋 浙江省台州市人。任全球汉诗总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台州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岩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