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高中生做心理辅导
——袁运录
鉴于目前中学生玩手机和网瘾,导致学业荒芜的情况十分普遍,昨天上午,我为参加县城“建亨上城史老师的暑期日语辅导班”的几十个高中生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课。
课后,有几个同学微信告诉我,说参加过学校组织了多次心理辅导课,但都大同小异,没有多大启发和帮助,而:“袁老师这堂课,完全采用不同寻常的套路,触及我的灵魂深处,让我的思想产生震撼,发生裂变。”
“感谢袁老师,一个个浅显易懂,但字字珠玑、鞭挞入理的案例,让我幡然悔悟,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以前都是一场误会,今天总算回过神来,我知道今后怎么办。”
“袁老师的讲课,通俗易懂,没有大话,没有高调,却让我们真正明白了读书不是为父母,也不是为自己,而是国家兴亡而读书。感谢辅导班的史老师,不仅教会我们日语,还为我们请来了这么好的心理专家。谢谢!”
“以前我都是在怪自己迷恋手机和网络游戏,怪自己没有用,没有自控能力,缺乏自律性,听了袁老师的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就是因为责怪自己,控制自己玩游戏,才导致我在上网、玩手机的路上越走越远,越滑越深。我相信通过这堂课,我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航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堂课,我虽然没有准备,随性而讲,但根据现场的录音回放,我是从四个方面切入:
一、同学们究竟为谁读书?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二、迷恋手机游戏的同学都是因为过于自律,才导致陷入网瘾不可自拔。
三、过去和未来的连线,决定当下的位置在哪。
四、如何处理欲望与理性的关系,也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从“回”字结构就可以明白。
🇨🇳讲师简介💞
袁运录,余干县关工委讲师和心理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知心理学专家。
微信:kongxi372
出版了两本40万字的心理学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心理学》,发表了2000多篇心理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