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馓饭,也是缠头饭
文 | 小 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饮食和文化一样,也需要传承,需要发扬光大,譬如馓饭。
馓饭,是西北,具体而言,是甘肃与陕西的民间吃食。不过,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它即变成了一种时尚,入得大酒店,下得百姓家,于农村人而言,更是家常便饭,冬天吃的次数尤多。
诚然,吃馓饭的配菜,从前只是简单的酸菜,如果在酸菜里加进一些萝卜丝,便是改变。寒冬腊月,调一大盆酸菜,一家人端起冒着热气的馓饭,围在饭桌四周,便可以享用一碗馓饭的滋味。因之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道搅动,极其滚烫,故而,不易大快朵颐,只能小口吃,一筷子一筷子地就着菜吃,会吃的人,转着碗吃,吃完,碗很干净。也因此,吃馓饭,便慢条斯理起来,便郑重其事起来。

吃馓饭的确也是有讲究的,即:夹一些配菜放在其上,然后,和馓饭一起夹起来送进嘴里。于是,馓饭的细腻,与配菜的美味混合而来的味道,滋养着味蕾,满足着脾胃之于它的等待与熟稔,回馈着游子之于往昔的回望与固守。
馓饭,亦是那段清苦岁月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它朴实,主料以玉米面为主,只在水开后,才倒进一碗使用白面调制的面糊,开启一锅馓饭的修炼。它亲民,田间地头长出来的灰灰菜、大白菜、包菜、苦菜、蒲公英……等所做的凉拌菜,抑或使用其余几种做出的浆水酸菜。日后,它们便是食用馓饭时的常客,是配菜:酸菜!它们与馓饭的缘分,渊源颇深,山高水长。

至于馓饭为何也是缠头饭,来源于一个传说。
话说,安维峻受邀参加洋人的宴会,期间,因为不会使用刀叉而被人耻笑。后来,他回请洋人,准备的就是馓饭。
当黄灿灿的馓饭端上桌,洋人不识,自然不知如何食用。
只见安维峻不动声色地夹起一筷子馓饭,绕头一圈,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洋人不解,这是什么饭?
缠头饭,需要绕头一圈吃的。
使惯了刀叉的手,对筷子尚不能自如使用,还要夹着馓饭绕头一圈,更是难上加难。于是,那些洋人将馓饭夹得满头都是,洋相百出。馓饭,也成了“名符其实”的缠头饭。
这该是民间传说,想安维峻那样忧国忧民的人物,心胸还不止于如此狭窄,睚眦必报吧。但是,故事的精彩与滑稽,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亦可。

馓饭也是懒人饭。为何?下雨天,雪花飘飞时,主妇做一锅馓饭,即能省去一些工序吗?其实不然,一锅馓饭能够出锅,全在于巧妇的掌控,火何时该旺,何时用小火,都是经验,也有门道。如果是孩子在烧火,就得听从主妇的安排,该大火只管加足柴火,该小火就让火夹子出面。一锅馓饭,浓缩的是生活的况味,记录的是日子的更迭。
馓饭,缠头饭,抑或懒人饭,也是令肠胃无比顺畅的家常饭,是隔段时间就想吃的饭。它将热气腾腾融入了与时俱进的光阴,将心心念念汇进了来日方长的时日。
后来,后来啊,它成了游子们的牵念,一头是故乡,一头是他乡。
而我,恍惚间,将它演义成了南北荟萃。南北荟萃者,即:北方的酸菜,南方钢磨的玉米面,二者和谐而有爱地一次次集结,一次次完成了会面与协作。
(完)
作者简介-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