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淅淅沥沥,夹带着阵阵凉风,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惬意的让人困顿,不管在地头,还是树下,巴不得就地一躺,美美地来上一觉。
此刻,那悠悠地思绪把我带回到几十年前那"天当被,地当炕,`蒲团也能当睡床"的岁月。
说到"蒲团",我想到了可敬可爱的已故多年的奶奶。因为她老人家特喜好编"蒲团”,而且编的又快又好。一个麦后或一个秋季能编十来个,厚薄、大小不等,花色品种也不一样。
……
"蒲团",俗称"铺坛子”。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是啥营生了。它,是一种草编的座垫(也叫座杌)。用的材料主要有高梁叶、麦桔或蒲草,感觉滑滑的,软软的,又凉爽,座上去很是舒服。
我的奶奶,在世前编"蒲团"一是送人,二是照看孙子用。因为我小兄弟好几个,那时日子穷,买不起小板櫈什么的。所以每个孙子配备两、三个"蒲团",即可当座位,又可作夏、秋季节乘凉时睡觉用的床铺。
这一到晚上可热闹了,在院子外边的枣树底下,奶奶像托儿所长一般,先摆放下十来个"蒲团",我们几个小兄弟一拉溜,有座着的,有躺着的。奶奶在我们跟前不停
的给我们摇扇子丶打蚊子,还给我们唱儿歌:
"光明(月亮)奶奶,拄着拐拐,嗲(音)了个咕喽(栽倒),拾了个小钱,买了个馍馍,烧烧丶糊咧,剋查、剋查木(沒)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