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 100*50cm 李桂强淡墨书法作品
看多了浓墨乌黑的书法,现看下淡墨作品,反觉一股清气扑来,令人耳目一新……!
李桂强先先独创一体的淡墨书法,首次公开。
清雅脱俗,书法一绝
一一李桂强先生的淡墨书
文/陈平
古有浓墨宰相,今有淡墨先生。
浓墨宰相说的是清朝大臣刘墉,他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因为他的书法善于使用浓墨,字的结体饱满丰腴,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而“淡墨先先"则是当代著名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先生的雅称。

清.刘墉书法
墨法,是中国书法用墨技巧中的传统美学原则,书法作品因墨色浓淡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从书法美学的角度看,书法通过灵动神奇的笔法、蓊云烟郁的墨韵、险夷欹正的间架、参差流美的章法,出神入化地创造出元气浑成的艺术美,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书家的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给人以高雅的审美享受。
淡墨法是书法墨法之一,是相对于浓墨而言的。淡墨书法,自古有之,非今人所独创也。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先生,其淡墨书与古人有所区别,特点在于线条的墨色和肌理变化。古人作淡墨书,乃纯墨色淡雅,线条单一,没有立体感。

佛 100*50cm 李桂强淡墨书法作品
墨分五色,色阶分明,书画创作用墨,全凭浓墨加水,此乃技巧。古人作书,很少用淡墨,认为墨太淡有伤神采。其实,淡墨要用得不薄,要有淡古之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谓“淡墨”, 就是先须将墨磨浓,然后用水冲淡。近代日本人写大字,有喜用淡墨者,水溃旁沁,冲出笔触之外,富有韵味。既要保持笔触的痕迹,又要使淡淡的墨韵渗出界外,非好纸好墨不可。要调出上好的淡墨,最好用旧墨油烟,或用青墨,于砚面上重按轻推,磨好的墨汁隔一夜才好用,用时取上层之清者在水中调匀冲淡,落纸时笔酣墨饱,大胆落笔,一气呵成,由于宣纸的渗化作用,淡淡的水渍冲出画外,是很有韵味的。
明代的董其昌很善于用淡墨,清代的王梦楼亦善淡墨,有“淡墨探花”之称,但他们所用的淡墨只是与浓墨相对而言,没有笔划玑理和层次感,由于他们精于笔法,即使墨色稍淡,亦很富有神韵。
真正好的书法家,其作品必定是笔不碍墨,墨不碍笔,笔助墨彩,墨助笔力,笔中见墨,墨中见笔,笔墨结合共同显示力与气和妍与韵,共同显示笔墨丰富的表现力。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先生创作的淡墨书法,其美感表现在于其既有墨气淋漓、血脉贯通的磅礴气势;又含淡而意远、静而境深的艺术妙境。他的淡墨书法,注重墨色韵味,线条功夫全在线条积墨上,所写榜书大字,墨色淡雅,线条凝重,有如绘画的冰雪肌理,富有层次感,奇趣相生,妙在自然,韵味十足。
淡墨书创作,没有传统功夫也是不行的。李桂强先生是当代佛教界领袖赵朴初居士书法传承人,书法师古不泥,是传统书法的践行者。淡墨书是他近期作为探索性来学习的,并不是他的主修课。
然艺术无止境,书法当随时代,书法艺术走到今天,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古为徒,推陈出新乃是当代书法人之职责。淡墨书法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不断探索完善后,必将成为艺坛一枝奇葩,为大众喜爱,世人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