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园里的笑声
作者:张书成

早就听说棣花巩家湾有个“户太8号”葡萄园,心里便痒痒想去看看,随便买点尝尝鲜,因琐事缠身,未能成行。昨天有点闲空,约朋友陈安民问有无去的念头?谁知一拍即合,于是驱车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转眼间,巩家湾到了。
葡萄园座落在312国道南的巩家湾村东头。偌大的园中一架架葡萄树上挂满了套着白色纸袋的紫红色葡萄,亭亭玉立,疏密有致,远远闻到一缕缕清香,好一派田园风光!我禁不住咽了口唾沫,两眼扫视了一下望不到头的葡萄园,一只红色的旋耕机撗卧在远处的地里,几只红色的小喇叭发出“呜哇——呜哇”的叫声——大约是用来吓唬鸟儿或野猪的,怕它们偷吃葡萄吧?

几个湖北人开车在买葡萄。主人姓杨,五十多岁,笑哈哈地过称、装筐,每斤5元,一共200斤,数了数票子,笑着交给了微胖的老婆,老婆拿手巾擦了擦汗,笑吟吟地撩起花短袖,把钱装进贴身的裤兜里,又忙活去了。男主人这才拿起一爪葡萄,让我们尝尝,果然,圆逗逗的葡萄又大又甜,并且无籽,吃了余香满口,甜到了心里!我们商量了一下,每人要15斤,主人笑了笑,开着小电动车没入了园里,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趁着空闲,我们漫步园中。真是世外桃源,一派诗情画意。葡萄树修剪得整整齐齐,一般高,一样大,像一个母亲生的“双双娃”,晶莹剔透的葡萄,颜色鲜亮,颗儿饱满,真是精美的艺术品!我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觉得都不如意,正懊丧间,听得远处有人走动,定眼一看,男主人拿着剪刀,正给我们的下葡萄,大竹笼子已经快满了,我掂了掂,约有三十多斤,摇手让他别剪了,他又剪了一串,让我坐他的小红电动车,一路颠簸着回到了他的门前。

这是一个勤劳幸福的家。二十多岁女儿穿着花裙子,蝴蝶似的飞来飞去;儿子在擦场上的农用车,好像又要出去送货。老两口寻袋的寻袋,剪葡萄蒂儿的细心地像绣花。我和安民在一旁聊天,粗略地算了算,这一家年收入在三十万元朝上,比我们工薪阶层强多了呢!但眼气归眼气,一人一福,一人一命,各过各的光景,光眼气也没用,咱们还是回去老老实实地上班为好啊。

安民问,为什么要套袋?老汉笑了笑,说:“套袋一是葡萄光照均匀,没有铁蛋蛋葡萄;二是打药时,药水溅不到果实上去,不用洗葡萄。”这使我恍然大悟,这里边还有很多知识呢,长见识了呀!
装好了葡萄,付了钱,一疙瘩黑云从西边腾起,并且传来了隆隆的雷声——要下雨了!我们赶紧上车,这一家人笑盈盈地站在门口,招手致意,让我们再来;我们也高兴地招手,准备回去向朋友们介绍介绍,下次带更多的人来,品鲜果,赏风光……车里车外,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作者简介:

张书成,生于1956年12月,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政府公务员。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员,丹凤县作协理事。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金秋》、《先锋》、《共产党人》、《当代陕西》、《教师报》、《陕西教育》、《工商时报》、《农民日报》、《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文艺报》、《商洛日报》、《丹江潮》、《山泉》、《丹水》等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数百篇(首),《万湾农家乐》、《旅游遐想》等获丹江旅游征文二等奖。部分散文、诗歌被收入《采芝商山》、《丹风文学》丛书,巳由北京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棣花细语》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