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络员对甲乙对完黑话就说道:“船头船尾各一头,冤家对头不碰头。我知道你们的来路了,抱歉,告辞。”说完,他起身就走。这几个也不用行话了,连忙拉住他:“大哥,大哥,只说几句话,不会亏待了大哥。”说罢,掏出一锭银子,看那重量足有五两,放在桌子上。那“联络员”看了看,慢慢又回到桌子前面,把那银子装到兜里,然后就坐下了,对他们几个讲:“只可几句,怕出意外。”“海家是否攻打泰山?”“是。”“为何?”“为金。”“千里迢迢,金在何方?”“这,···”“是你不知这内里之情?”“不!”又摆在桌上子上一锭银子,“就在山上,那些送金之人在大寨里。”“你们如何得知?”“我们比你们下手早,被你们一再耽搁干扰,首领下令,明日必须攻下山寨,人马已然安排妥当。当然我们是有内线,这···恕兄弟不能再说,告辞。”把那一锭银子往兜里一装,扭头就走。那几个追到门口,连忙喊:“回头叨扰,莫要推辞。”回到效罗那里,“果然如同参谋所料,点滴不差。”说罢拿出两锭银子交与效罗。效罗说:“这是赏银,就是你的。”那个泰山帮的寨兵 感激不尽。效罗又说:“不要谢我,这是寨主安排的。你的危险极大,对海匪要小心为是,他们很快又要和你联系的。”这个“联络员”,被那海癞子劫去两年,恨死那些海匪了,他人老成也很踏实:“参谋放心,我会注意的。”下午,为了不引起海匪的怀疑,其他人全躲起来,只留那“联络员”在门口磨蹭,好像要锁门走人。下午,果然那几个海匪又来了,他们勾着联络员:“大哥,老地方,银子,银子。”这“联络员”自然又去了,假装说道:“你们这是要坏我的事呀,叫首领知道,什么结果的···你还不知道?”“大哥,咱这是好事,你先听听。”又是小酒馆里,许茂功手下小头目问:“想不想发财?”联络员回答:“这还用问?”“我有一个办法,大家都发财。”“少来这套吧,你高···,你高明就不是现在这个模样了。”“联络员”摆出不屑的样子,小头目说:“我知道你就会这样说,这我是不行,可另有高人指点那。”那几个喽罗也点头陪笑:“就是,就是。”“那还不快说,你们等啥呢,等着把话往馊了捂哪?”人是越说越随便,那话也越说越开了。“我说了,你可不要闹,”“闹?不闹。”“这可是你让我们讲的,”“好,我让你们讲的,行了吧?”这几个悄声把他们计谋说了出来,那联络员脸色大变:“这如何使得?”“这又如何使不得?想发财,就得冒险。”“我想想,我想想。”“那金子给你分十分之一,就是两千两!”“两千两?我的妈呀,给我?”“就象昨天一样,给你。”“你拿什么作保证?”“人格,”“放你娘的屁,干咱们这行的还有人格?”“玩笑,玩笑,这是首领徐茂功给你写下的字据,行了吧。这么机密的安排都告诉你了,反正是金子你先拿走后,我们再清理现场。”“我再想想,我还有几个弟兄,大家分这两千两金子,我就得的少了,要是我拿一千两···,他们每人分上那几百两也行。说实在的,金子是什么样,我都没见过。”“我们也没见过,就等这次发大财哪。”“问你们一句话,那徐茂功说话算数吗?”“当然,这字据都给你留下了,一言九鼎,英雄好汉吗。”“行,哥几个都发发财。”说着把徐茂功的条子叠起来,仔细地装在内衣的口袋里。然后才和这几个海匪去商量对策,好一阵,碰好了行动方案。这“联络员”按照原来效罗的安排,尽量更改了海匪的想法,现在他们的行动计划是和我们的一样了。“今天的银子呢?”“什么,还要?”“出门为求财,那有空手来,掏吧。”这几个海匪,气得鼓鼓的,可怕他反悔又不敢说什么,只好给了联络员三两散碎银子。“明日上午见我的炮声,”扭头就走了。那几个海匪牙咬的直响:“妈的,这小子也太贪财了,明天事完了叫他全吐出来。”
你说那徐茂功傻不傻,不傻。可就是让郑重给猜准了,他一听说海癞子在他前边,人家要抢金!都急疯了:“妈的,老子人马破损了一半,他倒趁机取巧。不行,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占了先,赶快给我先弄清楚。”总算事情大致了解了,他想了一个计策,“你海癞子撬我的行,我再钻你的空子,咱们看谁的本事大!”喽罗们把那贪财的“联络员”骂得狗血喷头,这徐茂功倒觉得更可信:“正因为他贪财,我们才能买通他,他才会卖命。等到时候,把他扔下山,不就完事了吗。”
夜,山寨里灯火通明,忠义堂里还在议事。 郑重寨主反复嘱咐:“这海匪大概就在山下,明天一切就在他们的眼前做事,所以决不能有任何差错。”人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明天的战斗。韩三代个子高高的在那里晃,他什么都不问,已经变成了少寨主的保镖:“我陪少寨主吧,万一有需要我的时候。” 效罗问郑寨主:“对了,那山寨的家眷如何安置?”郑寨主拍了一下脑门:“哎哟,忙乱之中忘了此事,我那堂后,还有女眷,这······” 少寨主倒是冷静,说道:“爹爹,此事交与孩儿,给他换上男装,由我的保镖保护,先躲到埋伏地点去。”一切布置停当,已是凌晨三点。
你说这海匪狡猾不狡猾?他们还真的连夜躲到山下,藏到那树林里了。许茂功再三安顿他的手下:“现在我们马匹不够,到了山上就能补齐,上了山不能乱,记住他们每人有一个金带子,一共二十二条,找全了,再把山寨给我烧了,那海癞子的人全部干掉。”徐茂功带上他的俄国军用望远镜,要好好地看看虚实再说。
一早,了望哨发现了海匪栖身的地方,“不要管他,旗语通知李村进攻。”寨主下令,一切开始动作。你说这世上的事怪不怪?那大海上的海匪不懂旗语,那泰山上的山民倒用起小旗交流来了。效罗也不懂,只是前天去主峰,看到少寨主那红绿交替,很有新意,回来问郑寨主:“这是如何表示意思?”郑寨主得意的说:“此乃英国的工程师专门为我们山寨设计的,他说这呼喊不应,远近不清,用旗语极为方便,外人又不能破解,实属极好之物。”
就象真的一样,李村的六十多人骑着马,蒙面挥刀,一鼓作气地跑上山来。岗哨大喊:“来者何人?”在第一道桥的岗哨那儿,骑马的人把一大包东西交给岗哨,那岗哨上的两个人鬼鬼祟祟地看了看,一挥手,那平地桥就搭上了。“银子,给的保证是银子,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在那山下拿这望远镜观察的徐茂功哈哈大笑:“哎哟,那大门还开着,有人在关门,看啊,冲进去了,海癞子的人还真行啊。”海匪们议论纷纷:“那山上肯定是打成一锅粥了,”“急什么,让他们去打吗。”就见一阵黄烟,山上安静了。“怎么回事?”徐茂功有些急,是中了埋伏?我们要不要跑?正想着,那海癞子的人开始向外搬尸体,有扛的,有两人抬的,在门口堆了一片。“首领,海癞子的人肯定用了绿林的迷药,你看那些人的样子。”这时望远镜里看到有人解开衣服,揪下一条一条的金带,山上的人高兴地跳。“别高兴得太早,那都是我的。”这徐茂功有点沉不住气了,“弟兄们上马,上马。”“那个联络员还没发信号呢。”一个小匪头提醒说:“怎么这么慢呢,你说,怎么这么慢呢,”徐茂功这可是真急了。就看见那山上人跑来跑去的,把金带子全拿进山寨里了。忽然几个蒙面的大汉,拖着门前哨兵就向上山的平桥来,到了哨卡,那哨兵把桥接上,就跑上山去。许茂功喊着:“好,他们行动了,听令···,”只听一声手铳的炮响,“给我上,全给我上,要金子,要金子。”这帮海匪憋足了劲儿,呐喊着就冲上了山。一直冲到了大门口,那门已经关了半扇,“冲啊,冲啊,”徐茂功大声喊着,督促着弟兄们往里赶,连平时不离左右的两个卫士,也不甘落后地冲到大门里去了。从大门就可以看到那金带子在那大营的平场上,海癞子的人全伏在地上,前面有几个蒙面的人拿着枪对着他们。“这小子干得好,只可惜不能留下你啊。”徐茂功看着他的人都下了马,和那联络员拉手。“不对,有点不对,”他把马勒住,正好在那大寨木门的外边,这吊桥也正在绞着起来,“这海癞子向来是亲自上阵,怎么不见他呀。还有这海癞子的队伍是出名的腥气,怎么没有味呢?”徐茂功又抽着鼻子嗅了嗅。那海癞子的队伍,盘踞在山东蓬莱长岛向北延伸的那一串岛链里,在靠近旅顺的一个小岛上。他们习惯了每天生吃海货,尤其离不了那海苋子。金州湾的人就爱生吃渤海产的一种牡蛎,当地人叫海苋子,吃完身上自然有味道。“倒是一片葱味。”这徐茂功你说他狡猾还是胆小?可是他观察得就是细,他摆回了马头向后转,这时那联络员掏出手枪对住了那小匪的脑袋,“砰,”的一声。“不好,中了圈套,快跑啊!”徐茂功拉着缰绳扭头就跑,跑到哨卡那儿,那桥早就收回来了。“妈的,就此一下了。”借着下坡的冲力,徐茂功的马儿一下蹦了起来,飞向对面,这两丈多宽的山涧,那马仅仅是前腿刚刚够上山涧对面的边缘,把徐茂功一下甩到前面的路上,马扑腾了几下,就掉下那万丈深渊。“这马是“的卢”,我的“的卢”,我的救命恩人那! ”许茂功什么也顾不上了,连滚带爬的地跑了。这损兵折将,手下无人,回那葫芦岛还不叫官兵捉了去,看看走投无路,想想只好去投奔那太湖的师弟,此是后话了。
再说那山寨里的厮杀可不善,海匪们自知泰山帮绝对放不过他们,于是就只有死拼。可他们刚下马又都挤在一起,刀也抽不出来,长枪也摆不开,很多人还没有枪。那四周全是山上的人,不过海匪倒是个个勇敢,拼了命地搏斗。一个海匪徒手握着对方的刀,那个士兵一使劲,他的双手就全掉在地上,那血流的,象小喷泉一样。“妈呀,妈呀,”“啊,啊,”的惨叫声声不绝耳。有几个海匪还爬上了马,倒叫那轻功极好的长白金客跳起身来,脚尖巅着在马背上旋转着飞舞,就见那刀锋闪亮,“擦,擦,”就提头而去。有几个海匪干脆用牙去咬,任你刀砍枪挑,我抱住一人就不放,那劲儿大的,连衣服带肉就揪下来了,而且大口就吞进肚里,象恶魔在吃人。这些海匪在山上大寨里施展不开,五十多人被砍倒了大半,有几个都看不出是人是马,全都成了肉酱。其余不是斩断了胳膊,就是没了腿,马匹也多是伤残了,整个大寨里弥漫着血腥味,就好象进了屠宰场。歼灭仗主要是效罗的卫队和长白金客们打的,这近距离的搏斗,全靠勇敢和武功。小伙子们这些日子叫那海匪侵扰的热火燃胸,这回非要让他们知道,那关外汉子的厉害。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