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十四章 丰厚的回报
在紧张快乐的工作中,我送走了极不平凡的1976年。这一年给了我太多的悲痛,也给我带来了欢欣和喜悦;有辛勤的付出,也有忙碌后的收获。七六年度,我获得单位先进个人,郑家屯镇、县社系统劳动模范,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百分之二奖励工资,上级部门带帽下达奖励给我。参加工作才两年多,我的工资就超过了老职工,这让我感到自豪。获得如此荣誉和奖励,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暗下决心,一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加倍努力工作,用优异成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鼓励。
一月末了,我带车去辽宁省鞍山市五交化公司采购了120辆自行车,每六辆车的大小零部件一个包装,一个大木箱二百多斤重。为了节省开支,我就和刘哥自己动手装车,从库房里一箱一箱的抬出来,再一箱一箱的装到车上,公司的保管员看到我们很吃力,劝我们雇人。我们俩楞是没听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二十个大木箱全部装到车上,大冷天我们俩累的满脸都是汗水,棉袄里面的内衣也被汗水浸透了。
自行车顺利的运到家了,为了抢在春节前的黄金季节销售完,我与Z主任商量,请县综合厂的三名装车师傅前来组装自行车,讲好了组装一台工费5元。因为他们白天要正常上班,只能是利用夜间和周日过来加班,为了加快组装进度,我动员五金组的营业员也加入进来,每天晚上下班了,我就在库房里陪他们干到后半夜,忙乎了一周,120辆自行车全部组装完毕。夜晚组装,白天销售,半个多月这批自行车就销售一空。
1977年2月10日,我编发了一期欢度新春佳节的黑板报。次日早上班后,银行设在我单位储蓄网点的女同志,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她落落大方的向我伸出白皙嫩滑的手,笑盈盈的说:我姓H,认识一下。我惊慌失措的伸出手握了握。她看着我说:你不用介绍了,我在这段时间对你有一些了解了,我看过你帮助商店算帐,算盘打的非常好,找机会我要向你请教。我看了几期黑板报,你的字写得挺好的。她侃侃而谈,十分端庄自然,我倒是显得拘谨,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她接着跟我说:咱俩是同届高中毕业,我下乡到鹿场,七五年底回城分配到银行工作,在工作上你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今后还要请你多指导。我连连摆手,一口气说了三句不敢。她翻了翻放在办公桌上的《人民文学》,跟我说:借我几本,我带回去看,看完就给你送回来。她拿着杂志离开了,我的心还是在急促的跳动。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