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冯明胜/2篇,林明金,罗建华,李厚仁,毕彩云,东昌居士,刘啟超,永忠,李必胜,李亚非,李晓艳,燕雨双飞,诗警逍遥,康怀信,山花烂漫等。
【本期书画及摄影】
马国斌等,部分源于网络。

秋愁
文/冯明胜(武汉黄陂)
荷香阵阵入斋楼,大雁高飞亮脆喉。
鸟下绿芜山色老,蝉鸣黄叶树枝头。
红枫涧壑添新景,白苇汀洲忆昔游。
终日思乡烦暑气,虫声凄切带忧愁。

乘黄鹤楼号游船•观两江四岸美景。
文/林明金(武汉黄陂)
瘟魔水患已消平,欢喜登船浪中行。
缕缕薄云天上荡,徐徐落月眼前明。
晴空纵目知千里,午夜霓虹伴五城。
彩墨丹青谁画出,飞航黄鹤笑声盈。

美国选举 (古风)
文/罗建华
美国选举已近期,争夺宝座争利益。
民主共和皆傀儡,财团幕后作博奕。
种族歧视千家恨,冠毒肆虐万户泣。
制度腐朽途穷尽,落花流水日偏西。
(二0二○年八月十五日)

楹联学习会所今日对句练习
(2020.08.15)
李厚仁对十比
花雨晴天落(刘长卿)
柳风宜面吹(李厚仁)
芦芽湿地生(李厚仁)
绿池荷叶嫩(李商隐)
韶苑榴花红(李厚仁)
琼岛柳枝青(李厚仁)
攻破是非浑似梦(杜牧)
分清主次是为知(李厚仁)
洞明真伪恰如神(李厚仁)
黄花助兴方携酒(白居易)
白雪送人应赋诗(李厚仁)
红雨随心可抚琴(李厚仁)
莫问从前花下事(六月清荷)
且看今日座中人(李厚仁)
请听今世玉堂春(李厚仁)

忆秦娥•抗战胜利
文/毕彩云(辽宁)
金瓯缺,八年抗战枪声烈。枪声烈,红河流泪,黑河流血。
长城万里坚如铁,长江万里清如月。清如月,黄山做证,白山评说。

夜读有思(新韵)
文/东昌居士(山东)
架上文匣落满尘,近年失宠有原因。
夜来多捧银屏看,灯下读书几个人?

{近日偷闲,品传学先生佳构,觉妙不可言,极尽回乡之情浓、之人亲、之景明。余虽步韵,惟望其项背,不敢以”回乡”命题,是故”无题”。}
文/刘啟超
【中吕·齐天乐带红杉儿】步韵李传学先生《疫后回乡》,另作无题
休嗟束篋如洗,胸有千般意。刍微,归,日昃迷离。滠河奔、乃我神知。依依,双凤冲云,单鹤落藜。花柳前川,吕相鹑衣。思旧情,无声有戏,忧喜伏兮? (带)一宴三鲜脍,七夕双边味。笑颜陪,敛眸窥,唇点通脾胃。莫行危,弭殷雷,故事当如逝水。
李传学先生原玉
【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疫后回乡
天青雨后如洗,怎负这三春意。风微,归,十载别离。喜相逢梦里交知。依依,叙旧拈须,登高杖藜。落月推杯,破晓披衣。自在啼,莺儿早戏,知我归去来兮?[带] 一缽青鱼脍,十碗家乡味。故人陪,小儿窥,老酒真开胃。度艰危,踏风雷,快活流年似水!

{以下录自六月十五}
七律•梅雨时节
文/冯明胜(武汉黄陂)
梅雨阴沉季节天,宅家老叟日求仙。
引杯对酒灵均忆,敲键成诗子美怜。
醉赏长江波浩荡,吟随黄鹤舞蹁跹。
云层密布雷声响,一阵狂风见七贤。

流年赋
文/永忠
歲月荏苒,田園荒沒;風雨如晦,晨夕如環;既而半百,依然天真。曾以心為勞,不覺歲月風霜留痕。長嘆息而獨憐,時既去不再來,知餘生仍可愉。既失路而塗遠,常徬徨而神傷。風飄飄而煙雲散,雨綿綿而濡髭鬚。問白雲何時歸,悵夕陽之霞微。

倚廬門而愁悵,南風吹軒。多哥嘯傲,少媚縱野,小喬撒嬌。山房蔥翠,竹柏搖曳。攜壺草舍,老酒滿盈。引壺淺酌,走花徑坐林蔭,拂青果納清風,斜倚欄杆以倨傲。幸有茅舍兮,足以庇風雨。柴門雖陋兮,常有山農可流憩。謎塗知還兮,能舍得心長愉。

痴情山水兮,復得自然;晴耕雨讀兮,能得逍遙。既得丘壑林泉之美,又尋田園牧歌之歡。溪水映帶環繞山房左右,青山綿延疊嶂不能窮盡。竹欣欣以撥節,柏青青而翠流。喜萬物之逢時而蔥榮,憫生命之暢得自由。

養形骸皮囊於自然,復得其趣。人生如寄,曷不棄虛幻而托真實?去塵囂而歸田園。胡遑遑而不安?富貴非吾可期,榮華非吾能願,惟心可從。臨溪而吟詩,登阜而賦文。飼雞而能飛,縱犬而能獵,戲貓如嬰孩。樂此而不彼,亦樂乎天命也。

[中华诗钟每日一题](411)
2020.6.15
主题:宾.水 二唱
规则:即将两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第二字。
出题:普梅伦古
对题:李必胜
汨水苍茫风雅盛,
嘉宾络绎礼仪兴。

2020.06.15【中华诗钟每日一题“宾·水”二唱】
李亚非
(一)
贵宾锦阁春茶品,
春水漓江画舫行。
投稿(宾•水,二唱)
(二)
上宾厚德平民敬,
江水倾醪屈子思。
(三)
清水香粽灵均祭,
嘉宾雕栏锦鲤观。
(四)
邀宾岭上听莺唱,
涉水田畦插稻盈。
(五)
来宾高雅琼浆品,
流水清幽瀑布欢。

贺野草华中院成立
文/李晓艳
贺》韵纷纷蝶恋芳,
野》风吹笛乐飞苍。
草》原骏马腾天际,
华》夏骚坛聚会堂。
中》域难眠龟岭夜,
院》松挺拔雪冰霜。
成》连广宇梅兰雅,
立》看浮云共举觞。

忆夜逛古玩地摊市场
文/燕雨双飞
夜幕霓虹次第开,人流熙攘逛摊来。
佳人巧手画图织,老妪低头宣纸裁。
十里街如繁星地,千家贾似象棋台。
那堪好景伴今夜,古物合心何是猜。

摊复苏即事(飞雁出群格)
文/诗警逍遥
尘间烟火落繁星,攘攘熙熙动旆旌。
满巷琳琅西子笑,千家美味庶民烹。
流连顾盼如痴醉,挑拣玲珑若媚生。
最喜嗨歌兼斗酒,一声吆喝百愁清。

宿雨晨霁
文/康怀信
好雨知时洗夏新,鸣檐滴瓦夜停晨。
开窗东岭含烟翠,出户西园戏鸟亲。
月季红繁晶露闪,玫瑰香远刺枪伸。
欲穿花径怜珠落,贪嗅甘醇恐脸皴。
(2020.6.16)

沁园春•之冬
文/山花烂漫
竹透流晶,梅溢芳香,万豁凝凋。
看鱼潜水底,叶归幽谷, 蛇眠岩洞,鸟弃辛巢。室内斟茶,出门赏雪。山裹银装空寂寥。远帘岫,层云浑不见,玉尽红缭。
冰花一瓣尘枭,化为羽、此身当舜尧。眺波翻涛涌,玄虚载道。庭璇碧玉,落地声逍。遥望琼瑶,推扉喜捧。浩气迎风上九霄。听花语,本是灵中物,燃尽红缭。

新诗的思考/与吴仕钊、何俭功磋商
文/山花烂漫
刚才,吴仕钊老师发来《新诗的思考(外一首)》,就雪潮(何俭功)在微信上发问:诗为什么被边缘化?是诗本身的功能和审美的弱化?是诗人缺乏诗性的伟大或迷失了?是读者因无好诗可读而失望绝望或唾弃了?的问题和雪潮觉得:当今的主流诗歌走偏了,(新诗)沿袭朦胧,迷失于朦胧(新诗问题所在)。吴仕钊老师用两首诗作以回答。

其一:
为赋新诗袭朦胧,百年未见力作重。
走偏文学生长路,回归朔源经典中。
其二:
不是世人边缘诗,只缘吟作少今知。
力透生活功夫在,定有情感饱含诗。
关于新诗,在下以前有过评论,中国是诗歌王国,几千年来,产生出无数彪炳史册的大作和大诗人,创作出无计其数家吟户诵的名篇。“每逢佳节倍思亲”,勾起多少人的万缕乡思。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张继的《枫桥夜泊》,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等、等等好多好多千古绝唱。

但,中国的诗歌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发生了断层,作为诗歌的主流-新诗,横向地流进了西方的河流中,古体诗被视作为旧的文化载体被搁浅。但尽管新诗为新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新诗的倡导者也成为文坛的先驱,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新诗也产生了许多杰作和鼓舞人心、烛照历史的名篇,然而无一首能够成为家吟户诵、人人皆能传唱的佳作。而当年那些倡导新诗的先驱们,竟无一首能够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的,然而他们的旧体诗作。人人都能背诵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和“于无声处听惊雷”。

胡适在《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强调“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就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由于这样一番倡导,新诗便突破了一切形式,表现为空前的自由。这被人看作是放开裹脚布的缠足,于是后来越走越远,不拘行数,不拘字数,不拘格律,不拘平仄,最后连韵脚也不讲了。像胡适极力推崇的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徐志摩等都是在诗坛上发挥重大影响的人。

在下是喜欢现代诗的,但不喜欢散文断句式的,没有节奏感,没有音乐感的新诗的。诗歌的特点是在韵律中运行。这是诗歌得以流传的基本要素,越是保持韵律严谨的好诗,流传得越是久远。反之,再好的诗如果没有韵律,也难以传诵。近百年的自由体新诗,之所以缺少传诵的耐力,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了作为诗歌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韵律。

这就是雪潮老师:诗为什么被边缘化?是诗本身的功能和审美的弱化?是诗人缺乏诗性的伟大或迷失了?是读者因无好诗可读而失望绝望或唾弃了?当今的主流诗歌走偏了,(新诗)沿袭朦胧,迷失于朦胧(新诗问题所在)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下也作一首和吴仕钊老师;
新诗近百年,止步在台前。
无感难吟诵,清除韵律偏。
唐风摇翠竹,宋雨溢甘泉。
心语遥相寄,思来学圣贤。


武汉诗词楹联学会汉北分会
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