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华严寺游记
文/朝圣山人
(一) 两副楹联
在华严寺过殿的两侧,有两道外方內圆的门通往内院。据说,方门象征凡尘世界,圆门象征佛门净土。众生只要勤修,皆可到达佛教净土。
北门的方门有一副楹联:
花开见佛留心印,
米白传衣续祖灯。
楣联是:拈花笑。
南门的方门有一副楹联:
翠竹黄花圆色相,
清池皓月净禅心。
楣联是:击竹闻。
第一副的“拈花笑”说的是释迦摩尼佛在传法时,手持金莲,举目四望,笑而不语,众僧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叶破颜微笑,后佛法传于迦叶。“花开见佛留心印”,是说从迦叶往后传法皆是以心印心,一直传到二十八代达摩祖师。“米白传衣续祖灯”,是说达摩祖师在中国传法至第五代时是弘忍和尚。当弘忍法师向第六代传法时,接法的是位捣米的和尚,姓卢号慧能,由此衣钵相承,灯灯不灭。
第二副的“击竹闻”说的是香严禅师久读经书而不开悟;“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见《五灯会元》)。于是到达“翠竹黄花圆色相,清池皓月净禅心”的境界。
由于这两副楹联用行草体书写,因此常有人把“白”误读为“舀、香、酋”,把“击”误读为擎,把“聞”误读为“间”,由此造成了读错字、解错意的情况。特记于此。
感言:
拈花笑无音,
知者心在应;
击竹闻其声,
聞者心则灵。
花开见佛性,
水清月如镜;
佛学靠修行,
悟字是真经。

(二)“东方维纳斯”
华严寺不愧是一座艺术的宫殿。在薄伽教藏殿内,佛坛上布列辽代塑像三十一尊,技法娴熟,堪称艺术珍品。其中有一尊 “镇寺之宝”为合掌露齿的胁持被称作“东方维纳斯”。相传,当年来自凉州的一个泥匠住在一户只有父女二人的房东家,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全靠女儿照顾,日子过得很清苦。年轻的泥匠经常帮他们干活,还给他们传授捏泥人的手艺。时间一长,泥匠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塑像的进展并不顺利。有一天,他捏的像怎么也不满意。正当他冥思苦想时,心上人的美丽神态让他顿时来了灵感,索性塑造了这尊露齿的菩萨像。完工的时间到了,辽国皇上来巡查。当皇上看到这尊活灵活现的菩萨时,竟想上前说话。
有感于此,特赋诗一首:
天生丽质非名媛,
艰苦谋生伴父来;
泥工塑像拍脑袋,
端茶女子展身材;
心明眼亮来灵感,
足赤腮红塑上台;
皇帝巡查神不定,
仙人露齿乐开怀。

(三)登宝塔
华严寺有一座藏经宝塔,由木质榫卯结构建成。这座塔高43.5米,为中国第二。藏经阁下地宫由100余吨纯铜打造而成,内有佛像1000多尊,为全国唯一。
感言:
华严木塔英姿展,
气势恢宏雁过难;
富丽堂皇一宝殿,
庄严肃穆万人瞻;
井然有序扶栏上,
气定神宁向塔尖;
放眼远观楼满目,
万道霞光映红天。

(202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