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炊烟
文/墨轩
故乡的炊烟,以不动声色的力量,委婉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一个塞北的小山村,勾起我嚣张的记忆,破开时光的重门,又一次闯入我的世界,于是乎,故乡的炊烟就这样嫣然而来。阔别多年的我,从远山瞭望,她就是活着的呼吸,是家家户户的眼,是游子心中的根,不老的情,更是自成一幅画卷。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内心都供着一个图腾,那便是炊烟里的亲情、友情、乡情。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有多少坎坷,在心灵深处都是永不熄灭的烟火。

久别故里,情怀常思不已,身在都市,当功成名就之后,顿觉人闲聊赖,满城雾霾笼罩,狼烟升腾的烧烤,风吹不散,雨淋不断的羁旅,大有烟花易冷,逐路无门的萧条。而故乡的炊烟,是苒苒升起的相思雾,是环绕凝结的情思,她飘过山脊,绕过云脚,温暖了离人脆弱的心。一缕缕炊烟,从晨而暮,直至托起一弯明月,飘过东南西北,缠绕着离人的脚步;轻轻的炊烟,穿过丛林,掠过小溪,一道道落在离人的额前,那弯弯曲曲的炊烟,是村庄老屋的不舍,是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气息;一束束炊烟,是目光里的依恋,是沧桑岁月里失去的人生,是通往乡村路上的长廊,是难以忘怀的故乡人。

清晨,故乡的炊烟,钓起一轮红日,而黄昏,换来落日下的彩虹。循序炊烟萦绕的方向,穿过羊肠小道,寻找回家的路,下坡绕梁,踏桥穿巷,仿若“又见炊烟不见人,白云朵朵相思心。又见闲人匆匆过,不闻故人何处寻”的感觉。眺望一座座红砖青瓦,我在村头,故乡在心头,如画炊烟,染了拂晓,静了黄昏,入了相思。在七彩波影的萦绕下,澄澈地涤荡着心扉,让炊烟在阳光下爆晒,让无声的岁月悠然而过。走进每一户篱笆庭院,看见玩伴的苍老,透过脸上的皱纹,深感炊烟是一声声的呼唤,是一日三餐的香甜。在无数个炊烟袅袅的日子里,包含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思念与眷恋,埋在心里的炊烟,不改乡愁。炊烟的背后是无数个凝望的身影,是匆匆的忙碌,只见在炊烟的映衬下,鸡犬相闻,牛羊满圈,俊鸟穿林。静谧了乡村的安居乐业,更见证了人世间的温馨与和谐,把悲欢离合得以释怀,把农耕文明的薪火得以相传,延续着时光印痕的万家灯火。
故乡的炊烟,延伸着一种多情的寄托。羁旅不忘童年,如诗如画的故乡,让我在烟火红尘里,终有情可寄,有梦可栖。当东方吐白,雄鸡报晓时,是炊烟的香气唤醒了沉睡的黎明,一缕缕炊烟在大自然怀抱里,任其升腾,燕舞雀跃,绕房寻窝。此时,炊烟相伴的时光弥漫着幸福,潋滟了湖光山色,透着炊烟的诗意,从炊烟升起到炊烟散尽,如鹊鸟嫁接,随同素月清风,升离尘世,陶然共醉。穿过烟火小巷,拂过墙头那长长藤蔓的丝瓜,氤氲出万物成熟的韵味。

袅袅炊烟,在不知不觉中的转角,又增添了年轮的厚重,也成为故乡情义里的纽带。她的幽然而起,是情份、是高雅,一览无余而回味生津。阔别良久的故乡,简静的村庄,让心灵更加葱茏。飘摇又萧瑟的炊烟,随着微风的吹拂,正恣意的飘散,穿越时空,莺歌耳边。当老去年华,坐在摇椅上,也会细数炊烟带来的感动与不舍,佛去经年一笑。回想这半步岁月,坚守的是笔尖与书页的日夜劳心,用炊烟换醒对文字的初心,书一笔清远,写满人生故事。故乡的炊烟,永远是我梦里的牵挂,她是我飘泊的起点,也终将是我灵魂的归宿。在炊烟的映衬下,追思不已,唯有丢掉寂寞才能拥抱炊烟,拥抱明天。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