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故事的发源地,我私自认为。从小在乡村中长大,在乡村中生活,倾听了很多故事,大多以“鬼”故事居多,而且还是真名真姓,就发生在村人身上,不由得你不信。想想那时听故事的兴奋与紧张,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饶有趣味,或许也还有些“聊斋”的意味儿吧。
一.二爷爷讲的故事
那是一个冬季,冬闲无事,村里又请来了“武虎”把势,晚上“点灯”,教我们“武虎”(我们这里把练“武术”称为“武虎”,把会武术的人称会“武虎”,极言其厉害,因白天忙,一般都是晚上练习,俗称“点灯”)一天大伙吃完晚饭,都来到二爷爷家等着,因师傅在支书家还未喝完酒。大伙挤在二爷爷家的屋子里,抽着烟,说笑着。不知谁说了一句“二爷爷,啦一段吧。”大伙都撺掇着,只见二爷爷把旱烟叶放在烟斗里,对着炉火点燃,吧嗒了几口,眯着眼说“那就讲讲前村刘伍的真事吧!”有一年,刘伍去相隔十八里的盘河去赶集,晚上回来时已经很晚,又赶上是个月黑天,伸手不见五指,他推着车子走在路上有些害怕,不由得脚下加快了脚步。走到刘庙村时,他稍微喘了口气,歇息了一下,心想还有五里地就到家了,他推着车子走了起来,走了不大一会儿,看到前面一点亮光。他心头一喜,可遇着伴了,他急忙追了上去。追上一看,是一个人打着灯笼在走,遂对那个人说“老哥,到哪里呵?”“到前村”那人答到。“呵!那咱俩是同道”“那你看,我是谁?”说着那个人回过头来,刘伍借着灯光一看,顿时吓得一身冷汗,双腿直大哆嗦,嘴也说不出话“你…..你是?”原来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脸有一尺多长,半巴掌宽的人。刘伍推起车子就跑,跑着跑着,看到前面又有一个人打着灯笼在走,心想这下可好了,又问到:“老哥,去哪里?”“前村”“奥,那咱俩是同道,刚才碰到个人,脸绺窄老长,吓死我了”“那,你看我是谁?”那人一回头,刘伍“啊”的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原来这个人脸比前一个更长,有二尺,更窄,也就三指宽,长舌头还耷拉着。刘伍如是碰到了三次,第三次那个人脸更长更窄,吓得他车子也不要了,跌跌撞撞跑到家,一头栽到炕上,再也没起来,三天后死去。二爷爷的故事讲完了,在炕沿上磕磕烟袋。这时我发现整个屋子里静静的,火苗舔着壶底,发出“吱吱”的响声,自己的浑身都湿透了,看看几个小伙伴,脸上也都淌着汗,连平时最调皮的二狗也哑了似的。这时支书推门进来,说师傅在场子里等着了,我们都鱼贯而出。这天晚上,我的几个动作老是学不好,练完回家,觉得老是有个影子在跟着我。夜里,躺在炕上,老觉得那个长脸的鬼趴在窗台上看我,害得我一宿没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