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泉
曹焕荣
家乡山沟有一泉
泥沙垫底
红胶泥筑沿
朴实地就像山村父老乡亲
水在泥里汇聚
泥沙沉淀水清
大风也罢
暴雨也罢
浑浊片刻
似知人们急需
很快就澄清
从未污染水源
任日月轮回盥洗
让时间明亮如初
都说像山民纯洁的心底
泉眼不停喷吐
活脱山民辛勤劳作,热情长谈
好一方四季长春的心田
清凌凌,分外甘甜
每天每时,都有人来舀
谁知挑走了多少桶
多少担,脚印奔流一条河
怎么量,都难量尽
泉眼喷吐出的长度
婉若山路的天平,大山的砝码
永远打不起
村民汗水泡香的收成
泉里舀走多少
泉眼就增添多少
不竭不涸,始终
保持倒映青山绿树的水平面
镜子般照见
子子孙孙前赴后继
传承奉献……
我吃着泉水长大
流水充盈每条血管
营养了我的生活,生命,思想……
我也慢慢地变成一眼泉
因为我学到了山泉奔突的精神——
日日不停工作
全身心,报效
养育我的祖国啊!
2.随感录
一
也许我心太小
家国事总在心上搁着
像眼里容不得沙子
放不下过多的苦难,负担,意外……
一直跳动着不安
常常一念未落,一念
又起……
二
一本一本台历很难轻松地
一页一页揭过
人生到底有多少台阶
沿着这登天梯攀援而上
怎么钉上天,成为
不灭的明星?
三
不只默数和尚的念珠可修心
人们往往无视走过的脚印
如果边走边检点
常扪心自问
早晚都会成为
慈善的佛
那戴着脚印念珠的世界
不就是人类追求的
极乐天地?
3.卖笤帚的人
几乎每个集日他都摆地摊
举着一把把笤帚
吆喝着“扫啊,快都扫干净……”
这是他种的高粱长穗儿
绑扎的
结实,耐用
“不论什么污尘都能扫掉……”
谁知半生扎了多少
人扎老了,手扎出厚茧
虽只有微薄收入
却坚守洁净的阵地
不容半点污垢
一直在扎,在卖……
我再三端详
他俨然一把大笤帚
污秽太多了
但愿卖得更多
像孙行者
一把变成千万把
将到处彻底清扫
4.涇渭交汇
好分明啊!一边清纯,一边
混浊
怎么也不混合
两股并行,截然分流……
流着,流着,不知
何时便混合了
是清者流失志向变混
还是混水钻入清水肌肤
慢慢侵吞其意志,血肉?
从此再也区分不开
涇河清,渭水混
共一河床,浑然天成
潜移默化的力量啊
这醒世的现实
使所有的河水
都一路返着浪花深沉思考
5.麦收时节
她终于割倒大田的麦子
太阳般晾晒在场上
路人哪知其辛苦,不会数出
麦粒多,还是汗珠多
忽然,雷雨瓢泼
再大的塑料布也苫不住一场面
金灿灿喜悦
勉强推起麦堆
压住塑料布这头
那头,又被狂风掀了起来……
她被浇成落汤鸡
遥望在外打工的他
可被淋湿?
6.心语
镜子碎成
千百块
你发现了吗
每片,都怀抱一轮
闪光的太阳
若果你懂得我
就会知道
我的每滴血液里都有一个
热气腾腾的祖国!
7.摘花椒
搭一架架登天梯
可是白日摘星星?
孩子们以为好玩
一伸手,就喊麻辣啊扎……
闹嚷嚷,长成杏子那么大就好摘了!
而花椒树的大海啊
熏风吹绿浪,摇动半空红珍珠
一阵一阵扑面,十里都生香……
诱人处,树丛里
玉手飞扬,串串玛瑙映笑脸
辨不清,是歌声定格枝头
还是摘下道不尽的戏言……
累吗,一想到调整产业结构
带来好收成,再苦
算什么,麻辣味中
藏着好日月
胖小子拉着妈妈的手
惊看血点,哦
椒粒年年红,原来
是母亲们的心血香的亮丽!
8.喜雨
一次风雨,天
就愈高愈蓝愈明洁
一次矛盾,愈吃透对方
磨擦得相互纯净
犹如螺钉的爱 对准了螺母的情
又紧紧地拧深了一回……
牛毛雨中,小草疯长……
毛毛雨,细如牛毛
落到地上,小草疯长……
而下在我身上比牛毛还多的
是雨线般抽不尽的思念——
打湿了炊烟
转一个弯,又一弯
像你样直不起腰杆
柴禾下湿了么
灶烟呛得似听到沉闷的咳嗽……
感冒灵服了灵嗎
心脑通,吃过感觉血管通么?
刚贴的地板砖,小心!滑……
不怕,我有一把伞
我只耽心,思念避不住雨
一淋湿,就发芽
不过,我十分自信,雨中
有你那热心的太阳
始终照耀着我
我何惧,大步向前
不打伞,也笑对
人生的风雨……
9.同心结(拟民歌)
蜜蜂一心恋着花香哩
远山近水就交了个你!
日也思,夜也想,甜蜜的就像
西瓜内心的红沙瓤……
真心换真心,石头
也暖热得变成金
麦穗扬花喜遇灌浆风
激动地碧浪催熟好收成
双杆唢呐,声声动心弦
大红的盖头梦中闪……
连心的红绳拴定爱
再大的风雨也难分开!
曹焕荣简介
甘肃省正宁县人,民俗研究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