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瑶岭——诗与歌
——走进广东瑶族博物馆
文/ 兰玲
立秋了,相约走进世界名曲《瑶族舞曲》的故乡——连南瑶族自治县。领略了美丽的瑶山风光,奇特的瑶族风俗,欣赏五彩斑斓的瑶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古老神奇的宗教信仰,独具风格的传统生活…,今天,我们一行有幸走进了瑶族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展示世界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广东瑶族博物馆。

广东瑶族博物馆,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悠久,勤劳智慧,千百年来游耕迁徙的瑶族。早在五六千年前,瑶族先民蚩尤、三苗部落与炎帝、黄帝部落“逐鹿中原”,并肩开拓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开篇历史的优秀民族。
“南岭无山不有瑶”。山是生命所依,灵魂所在。 瑶族守望大山,依山而居,在严酷的环境中创造了辉煌独特的民族文化。全世界瑶族人口近380万,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等八个国家。四大支系众多分支特点纷呈了多姿多彩。

瑶族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通过瑶语、瑶文、国内外各支系特色服装、饮食、医药来展现其特色文化;通过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示其精湛的艺术;通过神话传说、民俗活动、婚姻生育、丧俗葬礼等来展示其独具一格的民俗;通过多元图腾、多种宗教仪式和宗教道具来展示其独特而有魅力的宗教信仰。

一个占地面积47.75亩,建筑面积14566平方米。 馆内珍藏各类瑶族文物、实物共20541件,成为全国瑶族文物最多、最系统、最齐全的专业博物馆。向世人记录讲叙了瑶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诗人简介】刘兰玲简介: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入选南方优秀诗选。歌诗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岭南微文学传媒《当代诗报》,《岭南作家.诗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美文杂志》等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