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筝的人
作者: 卡勒德·胡赛尼

又过了十五分钟,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家伙了,那只蓝风筝。
局势紧张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那条玻璃线。人们纷纷顿足、拍掌、尖叫、欢呼。“干掉它!干掉它!”

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我不知道其它家伙斗风筝是为了什么,也许只是为了在人前吹嘘吧。但于我而言,这是唯一的机会,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非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非仅仅被听到的人。我一拉线,就能割断我的痛苦,割断我的渴求,我也已忍耐得太久,也已走得太远。刹那之间,就这样,我信心十足。我会赢。只是迟早的问题。

结果比我预想的要快。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蓝风筝知道自己麻烦来了,它绝望地使出各种花招,试图摆脱险境,但我不会放过它,我稳住位置。人群知道胜负即将揭晓。“干掉它!干掉它!”的齐声欢呼越来越响。

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着线的手。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割开一个创口。接着……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哈桑抱着我的脖子,不断尖叫。“太棒了!太棒了,阿米尔少爷!”

然后我高声尖叫,一切都是那么色彩斑斓,那么悦耳动听,一切是那么鲜活,那么美好。
这是真的吗?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

但哈桑似乎在做别的事情,双手焦急地摇动。“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他放下线轴,撒腿就跑。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的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医生,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
1980年,卡勒德·胡赛尼随父亲迁往美国。1993年取得行医执照,1999年开始创作,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曾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诵读:天心

用文字细诉人生 用声音传递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