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繁双中文
简体中文

看月下美人-昙花绽放的回忆
作者丨杨紫英
前几天,发现院子里的昙花又快开花了,算了算居然有二十多朵,犹记得半年前才刚开过,我还邀请住在附近的,一位同是由台湾来的朋友,来家沏茶吃小奌共赏美景。没想到都已秋凉了,那些花又悄悄地茁壮起来。対喜爱昙花的我,内心深处更有莫名的兴奋。昙花的绽放, 虽然只是短短的“昙花一现”,但是因为她高雅的气质与淡雅的清香,使人们対她的珍爱,并不因花开时的须与短暂而减少。
我对昙花有特别的喜好,想来跟小时候常去巷子里的李妈妈家欣赏昙花,有很大的关系。李妈妈是个很有气质的女人,李妈妈爱花,她家有一棵种了十多年的昙花,因为李妈妈照顾的好,每年花开都是以二、三十朵论的。富有罗漫蒂克气息的李妈妈,总是拣一天当晚有许多朵花儿即将盛开的日子,准备好茗茶、瓜子、奌心,邀请巷子里的妈妈带着小孩,到她家院子里像开同乐会似的,一边品茗谈天说地,一边欣赏逐渐绽放的优雅昙花!大家说说笑笑,在迷漫着淡雅清香的夏夜空气中,二十几朵昙花从七点多开始,就悄悄地展现她的一圈白色花蕊,每次她们都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带着花香怒放了,这是一幅充满和乐与温馨的同乐图,令我一生永铭在心。记得5、60年前,照相机还很贵,可是李伯伯还帮我跟妈妈与盛开的昙花留影,留下一生难忘的印记!
先生也是个爱花之人,小时候是在空军的眷村长大的,他也有一段与昙花的殊缘。在大半世纪前,他住的村子里有一户陈姓人家,住在村子里第三排的头一家,家中地方大一奌,院子里还有一个水池。陈伯伯就在水池边种了一大棵昙花,由于昙花喜水份多的气候,所以常常在雨后开花。先生说:每当陈伯伯家的那棵巨型昙花要开花时,村子里的办公室,就会対有六百多户的正义东村和新村的居民广播,告知村民今晚可到陈伯伯家赏花。1960年代,电价还很贵,大家为了省钱很少开大灯。但陈伯伯还特别为了花点了一盏大灯,照亮那盆即将开花的昙花们。村里上百户的人家,吃完了晚饭便扶老擕幼的,陆续往东村第三排走去。由于村民太多了,所以大家排成一条队伍,鱼贯走入陈伯伯的大院子,人們沿著水池走到昙花树边,仔细的端详这些神秘的,带着特殊花蕊的五、六十朵大香花,由于欲观赏的村民实在太多了,每人在花前驻足观赏后赶紧凑近昙花,深深的吸了口花的香气,虽然每人也只有二三分钟的时间,但是都心满意足的被身后的人,向前挤了出去。
說到這兒,先生臉上泛起了幸褔的模樣,好像一下子陷入甜蜜的回忆中,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大家磨肩擦踵的围观昙花的记忆。先生说,就像现在我们去艺术博物馆,欣赏古文物一样的珍贵。我还真没听说过,昙花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原来爱昙花的还不只是少数人而已呢!先生还告诉我,听说众多昙花一起绽放时,仔细听,还会听到绽放时的沙沙作响声呢!先生还记得婚后有一年,家中种的昙花快开花了,我好高兴地期待花开日子的到来。当花要绽放的那晚,家人接到我临时有事,要在办公室加班的电话,先生知道我爱昙花,还特别把即将盛开的昙花盆栽,端到客厅的茶几上,切好水果盘,等我回来一起观赏。可是时针一分一分的过去了,不知怎的,都快九奌了,家人还不见我的踪影。先生没办法,只好等花儿在最盛开时,剪了下来,放进了冰箱冷冻起来,他想等我回来了,再献上这个保鲜的美丽昙花,博得我的一笑。没想到当我疲倦的回到家時,先生看我一進門,立刻高興的拉着我的手,対我説:「快来!快来看妳爱的昙花!”。当我们来到冰箱旁,他急切的打开冻箱,真的!在冻箱里有一朶盛开吐着美丽花蕊的昙花,一片片的花瓣薄如蝉翼,看起来真的很美,但一接触到室内空气,立即变形软了下来,那里还有什么美丽的昙花呢?先生回忆说,他仍然记得,没想到当时我还很不高兴的対他说:“这是什么昙花呀!”,便丢下了花,回房间去了!原来本以为可获得娇妻夸赞的先生,直到現在一想起來這件事,還依然覺得有奌難過,而更糟的是,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當家中的曇花開時,我才知道,我曾経做過這麼一椿令先生如此傷心的往事!
大概昨晚下了一阵子雨,院子里的昙花个个争相绽开花苞,阵阵淡雅的清香,从屋外花园飘来,先生和我不约而同的一个准备樱桃,一个准备了一壶金萱茶,并肩坐在院子里邉听“小哥”费玉清 的情 歌,一边欣赏逐渐绽放的昙花。在我心中记忆的门也为之而开,想着与先生在过往的四十五年的婚姻生活里,不管是喜,是悲,都是刻骨铭心有血有泪,我们靠数算不尽的爱维系住我們的婚姻。在这45年蓝宝石婚的周年里,我要告诉先生:亲爱的,我会擕子之手共享余生,就像小哥在“我怎能离开你”的歌声中所唱:“除了你,还有谁与我为偶!我和你共始终,信我莫疑!”。


繁体中文
看月下美人-曇花綻放的回憶
作者丨楊紫英
前幾天,發現院子里的曇花又快開花了,算了算居然有二十多朵,猶記得半年前才剛開過,我還邀請住在附近的,一位同是由臺灣來的朋友,來家沏茶吃小奌共賞美景。沒想到都已秋涼了,那些花又悄悄地茁壯起來。対喜愛曇花的我,內心深處更有莫名的興奮。曇花的綻放 , 雖然只是短短的“曇花一現”,但是因為她高雅的氣質與淡雅的清香,使人們対她的珍愛,并不因花開時的須與短暫而減少。
我對曇花有特別的喜好,想來跟小時候常去巷子里的李媽媽家欣賞曇花,有很大的關系。李媽媽是個很有氣質的女人,李媽媽愛花,她家有一棵種了十多年的曇花,因為李媽媽照顧的好,每年花開都是以二、三十朵論的。富有羅漫蒂克氣息的李媽媽,總是揀一天當晚有許多朵花兒即將盛開的日子,準備好茗茶、瓜子、奌心,邀請巷子里的媽媽帶著小孩,到她家院子里像開同樂會似的,一邊品茗談天說地,一邊欣賞逐漸綻放的優雅曇花!大家說說笑笑,在迷漫著淡雅清香的夏夜空氣中,二十幾朵曇花從七點多開始,就悄悄地展現她的一圈白色花蕊,每次她們都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帶著花香怒放了,這是一幅充滿和樂與溫馨的同樂圖,令我一生永銘在心。記得5、60年前,照相機還很貴,可是李伯伯還幫我跟媽媽與盛開的曇花留影,留下一生難忘的印記!
先生也是個愛花之人,小時候是在空軍的眷村長大的,他也有一段與曇花的殊緣。在大半世紀前,他住的村子里有一戶陳姓人家,住在村子里第三排的頭一家,家中地方大一奌,院子里還有一個水池。陳伯伯就在水池邊種了一大棵曇花,由于曇花喜水份多的氣候,所以常常在雨后開花。先生說:每當陳伯伯家的那棵巨型曇花要開花時,村子里的辦公室,就會対有六百多戶的正義東村和新村的居民廣播,告知村民今晚可到陳伯伯家賞花。1960年代,電價還很貴,大家為了省錢很少開大燈。但陳伯伯還特別為了花點了一盞大燈,照亮那盆即將開花的曇花們。村里上百戶的人家,吃完了晚飯便扶老擕幼的,陸續往東村第三排走去。由于村民太多了,所以大家排成一條隊伍,魚貫走入陳伯伯的大院子,人們沿著水池走到曇花樹邊,仔細的端詳這些神秘的,帶著特殊花蕊的五、六十朵大香花,由于欲觀賞的村民實在太多了,每人在花前駐足觀賞后趕緊湊近曇花,深深的吸了口花的香氣,雖然每人也只有二三分鐘的時間,但是都心滿意足的被身后的人,向前擠了出去。

說到這兒,先生臉上泛起了幸褔的模樣,好像一下子陷入甜蜜的回憶中,腦海中浮現出,小時候大家磨肩擦踵的圍觀曇花的記憶。先生說,就像現在我們去藝術博物館,欣賞古文物一樣的珍貴。我還真沒聽說過,曇花居然有這么大的魔力,原來愛曇花的還不只是少數人而已呢!先生還告訴我,聽說眾多曇花一起綻放時,仔細聽,還會聽到綻放時的沙沙作響聲呢!先生還記得婚后有一年,家中種的曇花快開花了,我好高興地期待花開日子的到來。當花要綻放的那晚,家人接到我臨時有事,要在辦公室加班的電話,先生知道我愛曇花,還特別把即將盛開的曇花盆栽,端到客廳的茶幾上,切好水果盤,等我回來一起觀賞。可是時針一分一分的過去了,不知怎的,都快九奌了,家人還不見我的蹤影。先生沒辦法,只好等花兒在最盛開時,剪了下來,放進了冰箱冷凍起來,他想等我回來了,再獻上這個保鮮的美麗曇花,博得我的一笑。沒想到當我疲倦的回到家時,先生看我一進門,立刻高興的拉著我的手,対我説:「快來!快來看妳愛的曇花!”。當我們來到冰箱旁,他急切的打開凍箱,真的!在凍箱里有一朶盛開吐著美麗花蕊的曇花,一片片的花瓣薄如蟬翼,看起來真的很美,但一接觸到室內空氣,立即變形軟了下來,那里還有什么美麗的曇花呢?先生回憶說,他仍然記得,沒想到當時我還很不高興的対他說:“這是什么曇花呀!”,便丟下了花,回房間去了!原來本以為可獲得嬌妻夸贊的先生,直到現在一想起來這件事,還依然覺得有奌難過,而更糟的是,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當家中的曇花開時,我才知道,我曾経做過這麼一椿令先生如此傷心的往事!
大概昨晚下了一陣子雨,院子里的曇花個個爭相綻開花苞,陣陣淡雅的清香,從屋外花園飄來,先生和我不約而同的一個準備櫻桃,一個準備了一壺金萱茶,并肩坐在院子里邉聽“小哥”費玉清 的情 歌,一邊欣賞逐漸綻放的曇花。在我心中記憶的門也為之而開,想著與先生在過往的四十五年的婚姻生活里,不管是喜,是悲,都是刻骨銘心有血有淚,我們靠數算不盡的愛維系住我們的婚姻。在這45年藍寶石婚的周年里,我要告訴先生:親愛的,我會擕子之手共享余生,就像小哥在“我怎能離開你”的歌聲中所唱:“除了你,還有誰與我為偶!我和你共始終,信我莫疑!”。


作 者 简 介

杨紫英,《闽南原创文学社》副社长,《中国远山文学》和《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
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第二年開始習作。作品長期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及台灣《讲义杂志》等报刊、杂志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屆《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別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賽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散文作品常見《微文美刊》、《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