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知足常乐,冯明胜,贾建山,黄叶舞秋风/2篇,林明金,李亚非,李必胜,张泉河/2篇,胡锐惕,东昌居士,李晓艳,蒋城关,李厚仁,康怀信,山花烂漫等。

满江红•夏夜抒怀
文/知足常乐
傍柳长亭,鸦啼晚,日穷山瘦。
举目处,华灯已上,霓虹如昼。
驿外悠悠旋律起,妪翁款款丰腰扭。
客它乡,无意共欢欣,怅挥袖。
轻移步,依窗口。
心向北,抛红豆。
纵有千千意,与谁知否?
且借仄平消永夜,尽将底事添杯酒。
梦幻中,万里共团圆,欢歌奏!

雨后清晨
文/冯明胜(武汉黄陂)
一阵雷鸣夜雨津,秋风送爽醉乡人。
荷塘香起清晖染,柳岸丝垂秀色匀。
苦热稍移心觉美,微凉聊解梦甘醇。
寰尘喜浴天河水,空气新高韵味神。

七绝•酒
文/贾建山(郑州)
五谷精操琼桨美,陈年老窖溢芳菲。
李君饮酒佳诗出,朋友千盅显虎威。
(注:李君即李白)

感(其一)
文/黄叶舞秋风
是非成败莫嘲嗤,山自高来水自低。
歇却狂心观世事,只须恰好不须奇。

感(其二)
文/黄叶舞秋风
修心不必向山川,市井喧嚣亦可眠。
利禄功名皆放却,灵台澄澈自安禅。

江城三伏天
文/林明金(武汉黄陂)
蒸蒸暑日虎秋生,似火骄阳照万城。
鸟闹枝头鸣不住,人欢树底语含情。
何时频下天风扇,一夕全消雨水倾。
期待清除奇怪热,安眠执手过三更。

诗词中国一【每日一联20200811】(453)
2020年8月11日。 燕颔格(二唱) “径·声”
李亚非(一)
自修稿453雁颔格“径声”二唱
秋声山岭秋虫唱,
竹径春风竹笋生。
(二)
陶径黄花陶令醉,
笛声松林笛玉橫。
(三)
路径畅通商业旺,
歌声嘹亮景区吟。
(四)
诗声朗朗儿童颂,
林径幽幽老媪行。

[每日一联](453)
2020.8.11
诗钟燕颔格
(二唱) 径.声
规则:即将两题字分嵌于上下句之第二字。
出题:普梅伦古I黄忠革
三径飞花元亮赋;一声横笛子期思。
对题:胡传宏
松声曼妙蝉鸣曲;竹径深幽鸟放歌。
对题:李必胜
棘径宏开荣带路,钟声激荡警邦民。

偶兴
文/张泉河
横秋老气与时生,思少鼾多笑晚情。
欲把心中慵懒扫,当凭月好竹风清。
(庚子年八月廿二日公元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一日)

七律•观水观莲
文/胡锐惕
一夏江河较海深,水平万里大堤阴。
清晨甚觉金风起,中夜方知玉露侵。
初蕾红莲鱼竞访,未华翠荻雁常临。
五湖渔笠归何晚,皓月当簷暮日沉。
{浅释:整个夏天,江河水涨,洪汎齐天,汛期水位,不亚于海洋的深度。水平万里长堤,洋溢着阴森的水势。一早起床,只觉凉飕飕,金风四起,一交半夜,满天玉露,洒落莽莽神州。刚刚散蕾的红色莲花,艳绽红涟,激起鱼群争来造访。芦苇未吐霜芭,茂密苍茫,引起雁群投宿。五湖风景宜人,渔夫直到太阳下山方才归去。皓月在檐边升起,夕阳匆忙落下。}

退休三年吟(新韵)
文/东昌居士
一忽业退几春秋,往日生活不可留。
养性修身为正事,诗词路上步难休。

题雪萍先生图
文/李晓艳
青山伴我晒晴阳,秀水白云波涌长。
拂面金光油闪亮,谁家英俊少年郎?

秋雨
文/蒋城关
中伏新秋实在狂,不知收敛汗成汤。
午时天界云疏影,半夜人间雨打墙。
电闪无声穹宇破,雷腾震吼螫虫藏。
因惊浅梦流年事,纵得心平赴吉阳。

魅力东辛七十年
文/李厚仁(江苏)
海滩百里满蒿莱,绘就蓝图玉树栽。
千幢琼楼起荒野,一张云锦接瑶台。
碧波荡漾鱼虾戏,宝马奔驰商贾来。
七十春秋人不老,高歌奋进鼓声催。

8月11日临屏对句三个
纵使心中如啸海【佚 名】
也当面上似凝霜【张泉河】
岭上碧云闲牧鹤【佚 名】
崖边红叶最知秋【张泉河】
浮生不在繁华里【佚 名】
快乐常于淡泊中【张泉河】

拈韵得凉字作《秋意》
文/康怀信
一场秋雨一新凉,竹瘦纱帘月瘦窗。
寒夜漫思身老未?西霞正美有菊香。

绕池游慢•看金波浸翠
文/山花烂漫
清溪彼岸,看金波浸翠,柳叶零微。
一榭青纱无别意,秋风动、芳草枯萎。
野度凉风早,孤雁叫、袅袅声迟。
枫林杂色,蝉吟有韵,瘦叶无肥。
澄澈江山妩媚,风急野花落,篁影菲菲。
欲问山城何处去,五道峡、多少惊奇。
浊酒三盏后,看骚人、磨墨诗题。
古韵叠吟,新诗联唱,文友相随。

《绕池游慢》,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韩淲词《绕池游慢·赵倅游濠作绕池游慢约同赋》为代表。绕池游:北宋都城汴京金明池,每年三月由皇帝赐令开放。清周城《宋东京考》引《岁时记》记载:”每岁三月一日开金明池,御御史出榜晓示,许人游赏。”届时,皇帝与士庶于此共观龙舟争标,郊郊游赏玩,成为京城一大盛事。这一游金明池的遗风也蔓延到南宋都城临安。元夕观灯后,临安士民就开始外出”探春”,游游西湖活动在清明前后最为热同。皇亲贵胃、达官贵人、市井百姓、歌妓商贾纷至沓来,湖面游船就像鱼鳞一样密集地挤在一起。湖湖周边满是杂技歌舞、小吃叫卖、古玩珠宝、商贾推贩。词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武汉诗词楹联学会汉北分会
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一日


